出自宋代蘇轍《廳前柏》:
穉柏如嬰兒,冉冉三尺長。
移根出澗石,植干對華堂。
重露恣膏沐,清風(fēng)時抑揚(yáng)。
我老不耐寒,憐汝堪風(fēng)霜。
朝夕望爾長,尺寸常度量。
知非老人伴,可入諸孫行。
想見十年后,檐前蔚蒼蒼。
人來顧汝笑,誦我此詩章。
注釋參考
知非
(1).五十歲的代稱?!痘茨献印ぴ烙?xùn)》:“故 蘧伯玉 年五十,而有四十九年非?!敝^年五十而知前四十九年之過失。后因以“知非”稱五十歲。 唐 白居易 《自詠》:“誠知此事非,又過知非年。” 宋 李清照 《<金石錄>后序》:“余自少 陸機(jī) 作賦之二年,至過 蘧瑗 知非之兩歲,三十四年之間,憂患得失,何其多也?” 清 鈕琇 《觚賸·除夜覘士》:“﹝ 陳楚產(chǎn) ﹞齒踰知非,始補(bǔ)弟子員?!?/p>
(2).省悟以往的錯誤。 唐 趙嘏 《東歸道中》詩之一:“平生事行役,今日始知非?!?寧調(diào)元 《東蛻庵三什》:“北瘦南肥各迥然,知非遙想待他年?!?/p>
人伴
部下;隨從?!度龂萘x》第二七回:“ 廖化 拜別,自引人伴投山谷中去了?!薄端疂G傳》第四二回:“若還多帶了人伴去,必然驚嚇鄉(xiāng)里,反招不便。”《水滸傳》第八二回:“ 宿太尉 上了馬,靠 龍亭 右行,太守 張叔夜 騎馬在后相陪, 吳用 等四人,乘馬跟著,大小人伴,一齊簇?fù)?。?/p>
諸孫
本家孫輩。 宋 梅堯臣 《<林和靖先生詩集>序》:“先生少時多病,不娶,無子。諸孫 大年 能掇拾所為詩,請予為序?!薄独m(xù)資治通鑒·宋仁宗慶歷五年》:“諸子、諸孫須年十五已上,弟姪等并須年二十已上,方得奏薦。”
蘇轍名句,廳前柏名句。注釋由系統(tǒng)生成,僅供參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