出自宋代黃彥平《樂府雜擬》:
神物有顯晦,飛潛不同群。
為梭蓄雷電。
為劍動祥氛。
魚服與蛇行,季蛇隱其文。
嗜欲未可求,物象疇能分。
一朝逝不留,萬里垂天云。
回首視山澤,凡鱗故紛紛。
注釋參考
魚服
(1).魚皮制的箭袋。服,通“ 箙 ”?!对姟ば⊙拧げ赊薄罚骸八哪狄硪?,象弭魚服?!?孔穎達(dá) 疏:“以魚皮為矢服,故云魚服。” 南朝 梁 江淹 《橫吹賦》:“貝胄象弭之威,織文魚服之容。” 金 馮延登 《射虎得山字》詩:“柳營共許千人敵,魚服仍餘一矢還?!?/p>
(2).魚形。 晉 潘岳 《西征賦》:“彼白龍之魚服,掛 豫且 之密網(wǎng)。”后比喻帝王或貴人微服。 唐 段成式 《酉陽雜俎·壺史》:“﹝陛下﹞若盡臣術(shù),必懷璽入人家,將困于魚服也。” 清 錢謙益 《太祖實(shí)錄辨證一》:“人知 滁陽 ( 郭子興 )能識真主于魚服之中,不知皆次夫人啟之也?!眳⒁姟?白龍魚服 ”。
蛇行
蛇行 (shéxíng) 全身伏地,爬行 move with the body on the ground 蛇行匍伏 至天都側(cè),從流石蛇行而上。——明· 徐宏祖《游黃山記》 蜿蜒曲折 wriggle 小溪蛇行,繞林而過 潭西南而望,斗折蛇行,明滅可見?!啤?柳宗元《至小丘西小石潭記》黃彥平名句,樂府雜擬名句。注釋由系統(tǒng)生成,僅供參考
- 10哪吒多開分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