明朝六十遂平頭,豈料耆年尚百憂
出自宋代方回《歲除日陳正之劉彥質(zhì)來奕》:
明朝六十遂平頭,豈料耆年尚百憂。
遠(yuǎn)憶兒孫兼婢仆,欠赍裹餌與衣裘。
倩人賒酒聊堪醉,看客枰棋卒未休。
旅□鄉(xiāng)心記今夕,北風(fēng)吹雪滿寒樓。
注釋參考
明朝
明朝 (míngzhāo) 〈方〉∶明天 tomorrow平頭
平頭 (píngtóu) 〈方〉∶普通;平常(人) common people 平頭百姓 用在數(shù)字前面,表示整數(shù) a full (number) 平頭二十歲耆年
(1).老年人。 南朝 齊 王融 《三月三日曲水詩序》:“耆年闕市井之游,稚齒豐車馬之好。” 唐 聶夷中 《短歌》:“耆年無一善,何殊食乳兒?!?宋 陸游 《北望》詩:“耆年死已盡,童稚日夜長?!?/p>
(2).指高年。 清 袁枚 《隨園詩話》卷三:“ 歸愚 先生雖耆年重望,意不屬也?!?/p>
百憂
種種憂慮?!对姟ね躏L(fēng)·兔爰》:“我生之初尚無造,我生之后逢此百憂?!?晉 劉琨 《答盧諶書》:“負(fù)杖行吟,則百憂俱至,塊然獨(dú)坐,則哀憤兩集?!?唐 杜甫 《寄杜位》詩:“近聞寬法離 新州 ,想見懷歸尚百憂?!?宋 歐陽修 《秋聲賦》:“百憂感其心,萬事勞其形?!?清 金農(nóng) 《題何山人琦活埋庵》詩:“一日百憂生,戚戚獨(dú)繭蠶?!?/p>
方回名句,歲除日陳正之劉彥質(zhì)來奕名句。注釋由系統(tǒng)生成,僅供參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