出自宋代釋善珍《祭介石》:
末俗住山,尤貴黃紙。
造物畀公,共衰病至。
既病之矣,復(fù)遇歲艱。
當(dāng)八面風(fēng),撐百漏船。
漫刺銜袖,臨齋乞米。
驕兒索飯,饑嗔飽喜。
我行四方,閱士如墻。
小智虛夸,妄夫荒唐。
宣紹命脈,乾淳氣魄。
天慳地閟,神盍寶惜。
冷灰粟焰,將曉景星。
泯滅甚易,佛法替陵。
同時(shí)愛憎,異世悲慨。
諸君不信,有遺錄在。
我作苦語,橫寫虛空。
淚盡血續(xù),夫豈為公。
注釋參考
八面
(1).八張臉。 漢 焦贛 《易林·艮之頤》:“八面九口長(zhǎng)舌?!?/p>
(2).一物的八面。 漢 應(yīng)劭 《風(fēng)俗通·聲音·鼓》:“雷鼓八面,路鼓四面,睪鼓、晉鼓皆兩面?!?/p>
(3).八方。 唐 黃滔 《壺公山詩》:“八面峯巒秀,孤高可偶然?!?清 趙翼 《閑居讀書作》詩之一:“吾曹才力弱,漫詡當(dāng)八面?!?/p>
百漏船
處處滲漏的船。喻極多煩惱的人生。佛教稱煩惱為漏。 宋 陸游 《大圣樂詞》:“苦海無邊,愛河無底,流浪看成百漏船?!?/p>
釋善珍名句,祭介石名句。注釋由系統(tǒng)生成,僅供參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