若言氣合即為善,是中更要分明看
出自宋代魏了翁《題東甌王友直尚友堂》:
土恨生世晚,不為三代民。
誰知伊傅至孔孟,亦學古道嗤時人。
豈惟三代時,堯舜萬古師。
猶云若稽古,不知古為誰。
氣數(shù)有詘信,義理無終窮。
雖居堯舜地,常有一簣功。
嗟哉秦漢后,去圣益以久縱有間代英,僅為時儒首。
況於隨世就功名,甚者諧俗攫寵榮。
此於圣門直蛙蠛,已謂斯世無與朋。
多知正多亦有趨異端。
若言氣合即為善,是中更要分明看。
注釋參考
氣合
意氣相投。 唐 杜甫 《鄭典設自施州歸》詩:“南謁 裴施州 ,氣合無險僻?!薄度龂酒皆挕肪砩希骸癌z 張飛 ﹞邀 德公 同坐,三盃酒罷,三人同宿昔交,便氣合。”
為善
猶行善。《書·泰誓中》:“我聞吉人為善,惟日不足?!薄秶Z·齊語》:“夫是,故民皆勉為善。” 南朝 梁 劉孝標 《辯命論》:“為善一,為惡均,而禍福異其流,廢興殊其跡?!?清 李漁 《閑情偶寄·詞曲上·結構》:“勸使為善,誡使勿惡?!?/p>
中更
(1).爵位名。 秦 立爵二十級, 漢 沿襲之。中更為第十san{1-1}級。《漢書·百官公卿表上》:“爵……十二左更,十三中更,十四右更。” 顏師古 注:“更,言主領更卒,部其役使也?!?/p>
(2).中途變更;中間經(jīng)歷?!段倪x·曹植<贈白馬王彪>》:“本圖相與偕,中更不克俱?!?呂延濟 注:“本圖相與同往,而中間不能俱遂此志。” 宋 葉適 《高夫人墓志銘》:“榮緒華宗,中更墜落,以一線引千鈞,喬木之萌生復見徑尺,夫人之助也。” 清 方苞 《原人下》:“ 秦 漢 以還,中更衰亂?!?/p>
分明
分明 (fēnmíng) 清楚(明白)狀 clearly 此七月望日之事也,汝在九原,當分明記之?!濉?袁枚《祭妹文》 簡單明了地 plainly 這分明不對 清楚地劃開界限 clearly demarcated魏了翁名句,題東甌王友直尚友堂名句。注釋由系統(tǒng)生成,僅供參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