出自宋代章甫《簡熊帥景瞻》:
槐柳陰中數(shù)間屋,粗飯濁醪羹杞菊。
過門問字欠無人,只有圖書伴幽獨。
剝啄是誰來叩扃,手持札翰趨吾庭。
風采九州安撫使,得得遣騎相招迎。
我愿識公從宿昔,貴賤殊途那易得,親染云箋賁草廬,驚喜盈懷仍嘆息。
折節(jié)下士古所稀,豈意於公今見之。
況公位貌已崇重,英聲凜凜威羌夷。
滿堂賓客皆豪杰,從容何止談風月。
野人自視殊缺然,或可為詩紀勛業(yè)。
注釋參考
剝啄
亦作“剝琢”。1.象聲詞。敲門或下棋聲。 宋 蘇軾 《次韻趙令鑠惠酒》:“門前聽剝啄,烹魚得尺素?!?清 錢謙益 《觀棋絕句》之六:“疎簾清簟 楚 江秋,剝啄叢殘局未收?!?清 阮升基 《修宜興縣舊志》:“是日宿戚 袁氏 家,聞剝琢聲,出視無所見?!?/p>
(2).可重迭使用。 唐 韓愈 《剝啄行》:“剝剝啄啄,有客至門?!?/p>
亦作“剝琢”。1.叩擊,敲打。 唐 高適 《重陽》詩:“豈有白衣來剝啄,亦從烏帽自欹斜?!?清 和邦額 《夜譚隨錄·汪越》:“向山西行七八里,果見叢樹中,有茅屋數(shù)椽,門懸韋箔,繞以笆籬。方將剝啄,而老人已扶笻出?!?/p>
(2).謂用喙刮啄。 郭沫若 《山中雜記·菩提樹下》:“雞雛啾啾地在她腳下爭食,互相擠擁,互相踐踏,互相剝啄著?!?/p>
札翰
(1).書信?!段簳は暮畹肋w傳》:“ 道遷 雖學不淵洽,而歷覽書史,閑習尺牘,札翰往還,甚有意理?!?唐 杜甫 《送韋十六評事充同谷防御判官》詩:“題詩得秀句,札翰時相投?!?/p>
(2).指奏折?!杜f唐書·宇文融傳》:“遂命百司長吏,方州岳牧,僉議都堂,廣徵異見。羣詞盈於札翰,環(huán)省彌于旬日,庶廣朕意,豈以為勞,稽眾考言,謂斯折衷?!?/p>
(3).泛指文章書畫等。 唐 封演 《封氏聞見記·務(wù)尚》:“ 蕭誠 自務(wù)札翰, 李邕 恒自言別書…… 蕭 疾其掩己,遂假作古帖數(shù)幅,朝夕把翫,令其故暗,見者皆以為數(shù)百年書也?!?宋 蘇軾 《答言上人》:“比日法體佳勝,札翰愈精健,詩必稱是,不蒙見示何也?” 宋 洪邁 《容齋三筆·五俗字》:“書字有俗體,一律不可復改者,如沖、涼、況、減、決五字,悉以水為冫(筆陵切,與冰同),雖士人札翰亦然。”
章甫名句,簡熊帥景瞻名句。注釋由系統(tǒng)生成,僅供參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