送觀道人歸故
無眠長達曙,卻立動經(jīng)秋。
秘決神仙授,靈苗洞壑求。
誅芭探虎穴,投仗涸龍湫。
丹熟爐應冷,禪馀室更幽。
登山不累息,入夏亦重裘。
名已標真籍,身猶隱沃洲。
逍遙訪巖穴,迢遞別林丘。
徧覽縉云境,還浮一葉舟。
三千功欲滿,鶴馭恐難留。
送觀道人歸故問答
問:《送觀道人歸故》的作者是誰?
答:送觀道人歸故的作者是楊億
問:送觀道人歸故是哪個朝代的詩文?
答:送觀道人歸故是宋代的作品
問:跡寄浮屠教,心將汗漫游 出自哪首詩文,作者是誰?
答:跡寄浮屠教,心將汗漫游 出自 宋代楊億的《送觀道人歸故》
問:跡寄浮屠教,心將汗漫游 的下一句是什么?
答:跡寄浮屠教,心將汗漫游 的下一句是 無眠長達曙,卻立動經(jīng)秋。
問:出自楊億的名句有哪些?
答:楊億名句大全
- 南歌子見說東園好,能消北客愁。雖非吾土且登樓。行盡江南南岸、此淹留。短日明楓纈,清霜暗菊逑。流年回首付東流。憑仗挽回潘鬢、莫教秋。
- 茶真上堪修貢,甘泉代飲醇。劉昆求愈疾,陸納用延賓。顧渚傳芳久,{氵邕}湖擅價新。唐賢經(jīng)譜內(nèi),未識建溪春。
- 熙春園桃源未識恐微茫,每坐青林慣日長。魚鳥自同千里樂,風煙漫逐一城香。竹圍月色來深院,花引春情過短墻。人世定知何處好,且勤詩酒惜年光。
- 好事近綠泛一甌云,留住欲飛胡蝶。相對夜深花下,洗蕭蕭風月。從容言笑醉還醒,爭忍便輕別。只愿主人留客,更重斟金葉。
- 答子勉三首驚人得佳句,或以傲王公。處士還清節(jié),滑稽安足雄。深沉似康樂,簡遠到安豐。一點無俗氣,相期林下風。
- 華亭夜宴庾侍御宅(一作張繼詩)世故他年別,心期此夜同。千峰孤燭外,片雨一更中。酒客逢山簡,詩人得謝公。自憐驅(qū)匹馬,拂曙向關(guān)東。
- 用元韻答秀叔老身強健幸無事,舊日交游存者幾。后來阿秀詩句新,露滴金莖寒著齒。笑我胸中千斛塵,解纓未濯滄浪水。翠微嘗約載酒行,洗耳潺湲泉石清。天寒短策未可出,更約東郊春日晴。且來伴我窗間坐,黃奶在旁同附火。
- 墨池記臨川之城東,有地隱然而高,以臨于溪,曰新城。新城之上,有池洼然而方以長,曰王羲之之墨池者,荀伯子《臨川記》云也。羲之嘗慕張芝,臨池學書,池水盡黑,此為其故跡,豈信然邪? 方羲之之不可強以仕,而嘗極東方,出滄海,以娛其意于山水之間;豈其徜徉肆恣,而又嘗自休于此邪?羲之之書晚乃善,則其所能,蓋亦以精力自致者,非天成也。然后世未有能及者,豈其學不如彼邪?則學固豈可以少哉,況欲深造道德者邪? 墨池之上,今為州學舍。教授王君盛恐其不章也,書‘晉王右軍墨池’之六字于楹間以揭之。又告于鞏曰:“愿有記”。推王君之心,豈愛人之善,雖一能不以廢,而因以及乎其跡邪?其亦欲推其事以勉其學者邪?夫人之有一能而使后人尚之如此,況仁人莊士之遺風余思被于來世者何如哉! 慶歷八年九月十二日,曾鞏記。
- 柳絮柳條初弄綠,已覺春風駐。而今二月尾,滿路團飛絮。人生安足恃,忽忽朱顏去。飄零未肯休,萍泛知何處。見之動中懷,欲寫無佳句。歸來宴坐馀,悠然得深趣。
- 晦日詔宴永穆公主亭子賦得流字堂邑山林美,朝恩晦日游。園亭含淑氣,竹樹繞春流。舞席千花妓,歌船五彩樓。群歡與王澤,歲歲滿皇州。
- 辰州萬里外,想得逐臣心——— 戎昱送鄭煉師貶辰州
- 玉筵鸞鵠集,仙管鳳凰調(diào)。——— 鮑君徽奉和麟德殿宴百僚應制
- 玉骨瘦來無一把,手挹羅衣看取——— 郭世模念奴嬌
- 旨酒淘茱糝,華顛岸菊枝——— 曾豐重九獨酌次偶成數(shù)韻呈江司法李帳干并同游諸
- 當暑都忘畏赫曦,游觀邂逅得心期——— 尚用之依楊益老韻曾公巖
- 因甚衡茅光徹夜,燭圍十丈許分鄰——— 王灼三和謝娛親堂扁
- 朝蹋玉峰下,暮尋藍水濱。——— 白居易游藍田山卜居
- 杉篁漏疏欞,云氣縈長帟——— 劉子翚次友石臺詩韻
- 亂點灑庭蕪,涼聲集井梧。——— 陸游夏秋之交久不雨方以旱為憂忽得甘澍喜而有作
- 四皓逃商山,下視衣褐婁——— 趙蕃東坡在惠州窘于衣食以重九近有樽俎蕭然之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