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朝郡為學(xué),薄海尸祝之
出自宋代陳傅良《教授李夢符惠宣圣書像用韻奉酬》:
一藝必有師,尚論襄與夔。
一國必有師,尚論管與伊。
信知師道尊,分與君父夷。
吁嗟文王沒,斯文屬之誰。
微言二十篇,論次自學(xué)而。
傳之者顏曾,其后則子思。
方當(dāng)周公衰,諸子出怪奇。
王公各師承,一語可觧頤。
見之擁篲迎,不見嚬其眉。
孟子獨(dú)推尊,是惟圣之時(shí)。
茍不本孔氏,皆放其淫詞。
於是尊孔孟,誕作百世師。
自非戎翟秦,孰背此道馳。
本朝郡為學(xué),薄海尸祝之。
往往屈萬乘,降升廟庭垂。
我作暮春堂,魯論以自隨。
扁題落天上,鬼遁蛟龍移。
江山護(hù)昭回,誰敢或訕嗤。
中有夫子像,來從魯家兒。
廣文以遺我,溫厲尚可追。
吾今得吾師,下視眾說卑。
世世萬子孫,永此巢一枝。
注釋參考
本朝
本朝 (běncháo) 古人認(rèn)為朝廷是國家的根本,所以稱朝廷為本朝 dynasty 稱自己所處的王朝 this dynasty為學(xué)
做學(xué)問;治學(xué)?!独献印罚骸盀閷W(xué)日益,為道日損。” 唐 韓愈 《上考功崔虞部書》:“夫古之人四十而仕,其行道為學(xué)既已大成,而又之死不倦,故其事業(yè)功德,老而益明,死而益光。” 許地山 《東野先生》:“他從不茍且,為學(xué)做事都很認(rèn)真?!?/p>
薄海
(1).到達(dá)海邊。語本《書·益稷》:“州十有二師,外薄四海,咸建五長?!?孔穎達(dá) 疏:“外迫四海,言從京師而至于四海也?!薄妒酚洝h興以來諸侯王年表序》:“ 常山 以南, 大行 左轉(zhuǎn),度 河 濟(jì) , 阿 甄 以東薄海,為 齊 趙 國?!?/p>
(2).泛指海內(nèi)外廣大地區(qū)。 宋 陳亮 《祭丘宗卿母碩人臧氏文》:“閨閫之懿不出於鄉(xiāng)閭,而足以起薄海之敬?!?清 顧炎武 《恭謁高皇帝御容于靈谷寺》詩:“萬方多蹙蹙,薄海日喁喁。” 陳毅 《哭葉軍長希夷同志》詩:“狡魔不敢拒,出獄在 巴 東。歡聲騰薄海,君立萬山峰?!?/p>
尸祝
(1).古代祭祀時(shí)對神主掌祝的人;主祭人。《莊子·逍遙游》:“庖人雖不治庖,尸祝不越樽俎而代之矣?!?郭象 注:“庖人尸祝,各安其所。” 成玄英 疏:“尸者,太廟之神主也;祝者,則今太常太祝是也;執(zhí)祭版對尸而祝之,故謂之尸祝也?!薄稌x書·嵇康傳》:“恐足下羞庖人之獨(dú)割,引尸祝以自助,故為足下陳其可否?!?清 龔自珍 《六經(jīng)正名》:“《爾雅》者,釋《詩》《書》之書,所釋又《詩》《書》之膚末,乃使之與《詩》《書》抗,是尸祝輿儓之鬼,配食昊天上帝也。”
(2).祭祀。 明 宋濂 《題傅氏誥敕后》:“﹝ 金昌年 ﹞嘗浚 慈湖 ,溉田千頃,民至今尸祝之。” 明 歸有光 《吳山圖記》:“異時(shí)吾民將擇勝於巖巒之間,尸祝於浮屠 老子 之宮也固宜?!?清 蒲松齡 《聊齋志異·褚遂良》:“娘子何人?祈告姓氏,以便尸祝?!?/p>
(3).崇拜。 清 錢謙益 《趙敘州六十序》:“﹝ 趙君 ﹞中蜚語,掛冠以歸, 蜀 人迄今尸祝之?!?梁啟超 《<法國革命史論>跋》:“此彼輩所日日謳歌尸祝者也。” 魯迅 《墳·科學(xué)史教篇》:“不知意之所在,將如 天竺 造説之人,聊弄術(shù)以入新學(xué),抑誠尸祝往時(shí),視為全能而不可越也?”
陳傅良名句,教授李夢符惠宣圣書像用韻奉酬名句。注釋由系統(tǒng)生成,僅供參考
- 逐客臨江空自悲,月明流水無已時(shí)。作者:李嘉祐作品:夜聞江南人家賽神,因題即事
- 眼前修潔獨(dú)修篁,屢倩東風(fēng)洗曉妝
- 欞軒一尊泛,天景洞虛碧作者:羊士諤作品:九月十日郡樓獨(dú)酌
- 江左重詩篇,陸生名久傳。作者:劉禹錫作品:送陸侍御歸淮南使府五韻
- 煙波外,風(fēng)笠雨蓑,才擲絲綸便千尺
- 唯能預(yù)人死,以此有名字
- 三鼎功名大,重泉日月工作者:司馬光作品:故相國潁公挽歌辭三首
- 將軍西擁十萬師,謀士各伸三寸舌
- 熊楚一天坐鎮(zhèn),虎節(jié)三臺更歷,號令肅秋霜作者:章斯才作品:水調(diào)歌頭(壽提刑)
- 二人貧且隱,高譽(yù)動(dòng)天京作者:梅堯臣作品:依韻和達(dá)觀禪師贈(zèng)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