出自宋代梅堯臣《依韻和晏相公》:
微生守賤貧,文字出肝膽。
一為清潁行,物象頗所覽。
泊舟寒潭陰,野興入秋菼。
因吟適情性,秋欲到平淡。
苦辭未圓熟,刺口劇菱芡。
方將挹溟海,器小已瀲滟。
廣流不拒細(xì),愧抱獨(dú)慊慊。
疲馬去軒時(shí),戀嘶芻秣減。
茲繼周南篇,短橈寧及艦。
試知不自量,感涕屢揮摻。
注釋參考
苦辭
(1).忠言,逆耳之言。《后漢書·方術(shù)傳下·公沙穆》:“因苦辭諫 敞 , 敞 涕泣為謝,多從其所規(guī)?!?唐 元稹 《酬樂天重寄別》詩:“卻報(bào)君侯聽苦辭,老頭拋我欲何之?” 宋 蘇軾 《葉嘉傳》:“上飲踰度, 嘉 輒苦諫,上不悅曰:‘卿司朕喉舌,而以苦辭逆我,余豈堪哉!’”
(2).堅(jiān)決辭讓?!短綇V記》卷三○一引 唐 戴孚 《廣異記·汝陰人》:“﹝少年﹞詣 許 曰:‘小妹粗家,竊慕盛德,欲託良緣於君子,如何?’ 許 以其神,不敢苦辭?!?/p>
(3).再三陳說。 唐 杜甫 《羌村》詩之三:“苦辭酒味薄,黍地?zé)o人耕。”
圓熟
圓熟 (yuánshú) 熟練;成熟 dexterous 他對(duì)英語的掌握如此圓熟 靈活變通;精明練達(dá) skillful;proficient 官貴圓熟刺口
多言多語。 唐 韓愈 《寄盧仝》詩:“彼皆刺口論世事,有力未免遭驅(qū)使?!?宋 梅堯臣 《依韻和晏相公》詩:“苦辭未圓熟,刺口劇蔆芡。” 明 方孝孺 《息耕亭記》:“涉其流則若有餘,探其源則若不足,撐舌刺口,疑端滿腹,圣哲遠(yuǎn)矣?!?/p>
菱芡
菱角和芡實(shí)。《文選·張衡<東京賦>》:“獻(xiàn)鱉蜃與龜魚,供蝸蠯與菱芡?!?薛綜 注:“菱,芰也。芡,雞頭也?!?唐 杜甫 《渼陂西南臺(tái)》詩:“況資菱芡足,庶結(jié)茅茨逈?!?/p>
梅堯臣名句,依韻和晏相公名句。注釋由系統(tǒng)生成,僅供參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