昔嘗留我飯,鮮腴出中閨
出自宋代晁公溯《陳行之二年三至寧江嘗有游吳之興而尚不果》:
君如歷塊馬,萬里當霜蹄。
今為繞枝鵲,終夕未安棲。
二年三風過,每至醉似泥。
我貧觴豆薄,飯豆兼羹藜。
汲碧云雨硤,擷青風露畦。
焉能效季倫,咄嗟辦蓱薺。
君婦工烹調(diào),刀幾勞柔荑。
昔嘗留我飯,鮮腴出中閨。
慎勿笑粢糲,平生把鋤犁。
朝來忽告別,復(fù)指巴渝西。
借問王內(nèi)史,何時游會稽。
注釋參考
鮮腴
新鮮肥美。 唐 王績 《古意》詩之三:“豐骨輸廟堂,鮮腴藉籩簋?!?明 李東陽 《捕魚圖歌》:“無家無業(yè)豈足論,但愿四海赤子同鮮腴?!?徐珂 《清稗類鈔·飲食·陸二婁嘗西施舌羹》:“西施舌為 閩 產(chǎn),以之為羹,甚鮮腴?!?/p>
中閨
[inner chamber for womenfolk in a rich man's residence] 內(nèi)室
連于中閨。——明· 歸有光《項脊軒志》
詳細解釋(1).宮門?!稇?zhàn)國策·齊策三》:“ 公孫戍 趨而去,未出,至中閨,君召而返之?!?姚宏 注:“閨,閎也?!?鮑彪 注:“特立之戶,上圜下方?!?三國 魏 曹植 《七啟》:“散樂變飾,微步中閨。”
(2).內(nèi)室;閨房?!段倪x·謝惠連<搗衣>詩》:“夕陰結(jié)空幙,霄月皓中閨。” 呂向 注:“夜陰之氣,結(jié)集空帷,月照於閨房之中也?!?明 歸有光 《項脊軒志》:“室西連於中閨,先妣嘗一至。” 清 劉大櫆 《方氏學舍記》:“聞 方氏 所以館余之室,已易為中閨,而 頌椒 兄弟復(fù)徙於他處讀書。”
(3).指婦女。 明 郎瑛 《七修類稿·義理一·晉史列女傳未當》:“其《列女傳》中所收不過三十,而無中閨之禮者,四人焉?!?清 姚鼐 《題陳碩士母魯恭人端居課子圖》詩:“當時談宴末,偶及中閨德。” 清 黃九河 《北上于袁浦發(fā)家書》詩:“親亡兩弟弱,支戶惟中閨?!?/p>
晁公溯名句,陳行之二年三至寧江嘗有游吳之興而尚不果名句。注釋由系統(tǒng)生成,僅供參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