出自宋代陳宓《挽吳太夫人》:
昔在三山日,曾升孟母堂。
官寮同令子,箴訓(xùn)出幽房。
盛擬雙封國(guó),俄驚一奠觴。
新阡緣孝感,揮涕望高岡。
注釋參考
在三
《國(guó)語(yǔ)·晉語(yǔ)一》:“‘民生於三,事之如一?!干?,師教之,君食之。非父不生,非食不長(zhǎng),非教不知,生之族也,故壹事之,唯其所在,則致死焉?!?韋昭 注:“三,君、父、師也?!焙笠浴霸谌睘槎Y敬君、父、師的典故。 晉 桓溫 《薦譙元彥表》:“故有洗耳投淵,以振玄邈之風(fēng);亦有秉心矯跡,以敦在三之節(jié)?!薄侗饼R書(shū)·徐之才傳》:“既為汝師,又為汝公,在三之義,頓居其兩?!?唐 蕭穎士 《江有歸舟》詩(shī)序:“尊道成德,嚴(yán)師其難哉。故在三之禮,極乎君親,而師也參焉?!?清 納蘭性德 《上座主徐健庵先生書(shū)》:“夫師豈易言哉!古人重在三之誼,并之於君、親?!?/p>
孟母
孟子 的母親。姓 仉 。曾三次遷移,選擇良鄰;斷所織之布,以激勵(lì) 孟子 勤奮學(xué)習(xí)。舊時(shí)奉為賢母的典范。事見(jiàn) 漢 劉向 《列女傳·鄒孟軻母》。 晉 潘岳 《閑居賦》:“此里仁所以為美, 孟母 所以三徙也?!?宋 蘇軾 《潘推官母李氏挽詞》:“杯盤(pán)慣作 陶 家客,弦誦常叨 孟母 鄰?!薄端问贰ぬK易簡(jiǎn)傳》:“及 易簡(jiǎn) 參知政事,召 薛氏 入禁中,賜冠帔,命坐,問(wèn)曰:‘何以教子成此令器?’對(duì)曰:‘幼則束以禮讓?zhuān)L(zhǎng)則教以詩(shī)書(shū)?!项欁笥以唬骸?孟母 也。’”
陳宓名句,挽吳太夫人名句。注釋由系統(tǒng)生成,僅供參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