出自元代馬鈺《南柯子》:
夢(mèng)里游郊野,骷髏告我來。
哀聲聲切切聲哀。
自恨從前,酒色氣兼財(cái)。
四害於身苦,人心竟不灰。
致令萬劫落輪回。
悔不當(dāng)初,學(xué)道做仙材。
注釋參考
哀聲
(1).悲哀的聲音?!犊鬃蛹艺Z·顏回》:“哀聲有似於此,謂其往而不返也?!?/p>
(2).指發(fā)出哀聲。 許地山 《荔支》:“屋里跑出一個(gè)老婦人,哀聲求他們說:‘大爺們,我這棵荔支還沒有熟呢。’”
(3).悲涼的樂聲。 漢 馬融 《長(zhǎng)笛賦》:“律呂既和,哀聲五降。” 北魏 楊衒之 《洛陽伽藍(lán)記·高陽王寺》:“ 徐 鼓箜篌而歌,哀聲入云?!?/p>
切切
切切 (qièqiè) 急切;急迫 earnestly;urgently 何至切切如此 哀怨、憂傷貌 worried 心切切而內(nèi)圮 深切 deep;profound 切切為恨 懇摯 earnest and sincere 待我心切切 務(wù)必;必須——多用于書信 be sure to 切切不可忘記 用在布告、條令等尾,表示再三告誡 used at the end of regulations or a notice,expressing the notion of urging again and again 切切此布 形容聲音輕細(xì)而急促 以弦切切?!啤?白居易《琵琶行(并序)》 嘈嘈切切錯(cuò)雜彈。馬鈺名句,南柯子名句。注釋由系統(tǒng)生成,僅供參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