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眠依約三更后,月在清明一氣中
出自宋代王柏《何無適同宿山中次韻》:
虎踞龍?bào)瘁屪觷1~1}宮,藥香時(shí)出小橋東。
人眠依約三更后,月在清明一氣中。
千古心期應(yīng)共遠(yuǎn),半生懷抱此時(shí)融。
清泉白日分明記,出處他年未必同。
注釋參考
依約
(1).依據(jù);沿襲?!端鍟ね踣總鳌罚骸皰衩耖g歌謡,引圖書讖諱,依約符命,捃摭佛經(jīng),撰為《皇隋靈感誌》,合三十卷,奏之。” 唐 元稹 《告祀曾祖文》:“今謹(jǐn)依約廟則,每歲以二至、二分暨正旦,與宗 積 彼此奉祀於治所。” 明 梅鷟 《尚書考異》:“出 孔 壁中者,盡后儒偽作,大抵依約諸經(jīng)《論》《孟》中語,并竊其字句而緣飾之。”
(2).仿佛;隱約。 唐 劉兼 《登郡樓書懷》詩:“天際寂寥無雁下,云端依約有僧行。” 宋 晏殊 《少年游》詞:“風(fēng)流妙舞,櫻桃清唱,依約駐行云?!?明 文徵明 《庚辰除夕》詩:“醉墨淋灕玉雨株,澹痕依約兩行書。” 胡懷琛 《與仲兄夜話》詩:“隔江依約聞絲竹,往事悽辛話亂離?!?/p>
(3).大約;大概。 唐 元稹 《和樂天示楊瓊》詩:“腰身瘦小歌圓緊,依約年應(yīng)十六七?!?宋 蘇軾 《江神子》詞之三:“忽聞江上弄哀箏,苦含情,遣誰聽?煙斂云收,依約是 湘靈 ?!?陳殘?jiān)?《山谷風(fēng)煙》第十四章:“ 馮均 依約早到大半個(gè)時(shí)辰,他不知道開什么會(huì)?!?/p>
(4).形容情意chan{1|1}綿。 元 舒遜 《感皇恩》詞:“誰道小窗蕭索?青燈相伴我,情依約?!?明 吳承恩 《千秋歲》詞:“芳草閒愁遠(yuǎn),情依約,寸心剛被春拘管?!?/p>
三更
三更 (sāngēng) 第三更,約在半夜十二時(shí)左右 the third watch——midnight清明
清明,清明節(jié) (Qīngmíng,Qīngmíngjié) 中國的二十四節(jié)氣之一,在4月4、5或6日。在節(jié)日里人們掃墓和向死者供獻(xiàn)特別祭品 Ching Ming一氣
一氣 (yīqì) 一舉,一次,不間斷地 at one go;without a break 一氣呵成 同一幫派,聲氣相通;同伙 collude;work hand in glove 他們通同一氣 一陣(多含貶義) a spell;a fit 瞎鬧一氣王柏名句,何無適同宿山中次韻名句。注釋由系統(tǒng)生成,僅供參考
- 5菜菜壁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