出自宋代鄭剛中《修修窗前蘆》:
修修窗前蘆,孤瘦倚青玉。
心虛知夜涼,風(fēng)葉亂相觸。
使我入幽夢,如在江湖宿。
方茲困炎曦,愛爾眼中綠。
奈何柔脆姿,行犯秋氣肅。
霏霏霜露中,菱荷等摧覆。
大抵無勁節(jié),不及歲寒竹。
注釋參考
奈何
奈何 (nàihé) 怎么辦 how 無可奈何 如何 how 奈何不禮 不予我城奈何?!妒酚洝ちH藺相如列傳》 為之奈何?!妒酚洝ろ椨鸨炯o(jì)》 且為之奈何。 奈何取之盡錙銖。(錙銖(zīzhū ),古代重量單位,一銖等于二十四分之一兩,六銖為一錙,喻微小。)—— 唐· 杜牧《阿房宮賦》 奈何飲于酒肆?!巍?司馬光《訓(xùn)儉示康》 懲治;對付 do sth.to a person 等我慢慢的奈何他柔脆
亦作“ 柔脃 ”。1.柔弱,軟弱。《老子》:“萬物草木之生也柔脆,其死也枯槁?!薄兑住贰扒{陸夬夬,中行無咎” 三國 魏 王弼 注:“莧陸,草之柔脃者也?!?宋 歐陽修 《寄生槐》詩:“檜惟凌云材,槐實凡木賤,奈何柔脆質(zhì),累此孤高榦。”《明史·徐貞明傳》:“東南民素柔脃,莫任遠(yuǎn)戍?!?清 昭槤 《嘯亭雜錄·曹學(xué)士》:“每以帝子皆生深宮,身體柔脆,必須輔以藥石?!?/p>
(2).柔而易折;軟而易碎。 宋 王安石 《和耿天騭以竹冠見贈》詩之二:“無物堪持比此冠,竹皮柔脆穀皮乾?!?清 紀(jì)昀 《閱微草堂筆記·灤陽續(xù)錄五》:“僕徒手與搏,覺其衣裳柔脆,如通草之心;肌肉虛鬆,似蓮房之穰?!?/p>
(3).柔和婉轉(zhuǎn)。 清 陳廷焯 《白雨齋詞話》卷五:“其一切清圓柔脆爭奇鬭巧之作,別録一集,得六百餘闋,名曰《別調(diào)》?!?/p>
秋氣
指秋日凄清、肅殺之氣。《呂氏春秋·義賞》:“春氣至,則草木產(chǎn),秋氣至,則草木落。”《漢書·外戚傳上·孝武李夫人》:“秋氣憯以凄淚兮,桂枝落而銷亡?!?唐 杜甫 《曲江》詩之一:“ 曲江 蕭條秋氣高,菱荷枯折隨風(fēng)濤。” 明 劉基 《秋日即事》詩之七:“秋氣蕭條 宋玉 悲,西風(fēng)唯有雁相宜?!?魯迅 《朝花夕拾·父親的病》:“其時是秋天,而梧桐先知秋氣?!?/p>
鄭剛中名句,修修窗前蘆名句。注釋由系統(tǒng)生成,僅供參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