出自宋代董嗣杲《妙智庵洞》:
梵庵云隔洞高虛,傍路陰森樹幾株。
石室跨空山骨碎,林風(fēng)掠地土痕枯。
兩亭淪俗秋偏暢,六月披襟暑欲無。
如此巖墻難此立,有人編入職方圖。
注釋參考
六月
《詩·小雅》篇名。序云:“《六月》, 宣王 北伐也?!薄秶Z·晉語四》:“ 秦伯 賦《六月》?!?韋昭 注:“《六月》,道 尹吉甫 佐 宣王 征伐,復(fù) 文 武 之業(yè)?!缎⊙拧菲湓娫疲骸跤诔稣鳎钥锿鯂??!略唬骸宰籼熳??!略唬骸参渲远ㄍ鯂??!搜?重耳 為君,必霸諸侯以匡佐天子?!焙蠖嘤靡灾感l(wèi)國定亂的正義之師?!稑犯娂そ紡R歌辭七·梁郊祀樂章》:“白日體無私,皇天輔有德。七旬罪已服,六月師方克。” 明 夏完淳 《大哀賦》:“於是竿木羣興,風(fēng)云畢會,興六月之師,振九天之鋭?!?/p>
披襟
(1).敝開衣襟。多喻舒暢心懷。 戰(zhàn)國 楚 宋玉 《風(fēng)賦》:“有風(fēng)颯然而至,王廼披襟而當(dāng)之曰:‘快哉此風(fēng)!’” 宋 張景星 《秋日白鷺亭》詩:“開樽屏絲竹,披襟向蕭籟?!?清 杜岕 《張大育頭陀抱琴來同孟新聽彈》詩:“一曲《涂山操》,披襟此日過?!?/p>
(2).指衣衫破爛,把衣襟拖掛下來。 郭沫若 《洪波曲》第十四章二:“那些壯丁們在每一個人身上穿著一件衛(wèi)生衣……大框小洞,帶片披襟,甚至有的一邊袖筒短了一截。”
(3).亦作“ 披衿 ”。猶披心。謂推誠相與?!稌x書·周顗傳》:“ 伯仁 總角於東宮相遇,一面披襟,便許之三事,何圖不幸自貽王法?!薄端囄念惥邸肪砦逦逡?南朝 梁 王僧孺 《<臨海伏府君集>序》:“與君道合神遇,投分披衿?!?唐 杜甫 《奉贈盧五丈參謀琚》詩:“入幕知 孫楚 ,披襟得 鄭僑 。” 清 陳盟 《與親友話舊》詩:“所愿故鄉(xiāng)歸有路,披襟重話再生歡?!?/p>
董嗣杲名句,妙智庵洞名句。注釋由系統(tǒng)生成,僅供參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