出自宋朝向子諲《鷓鴣天十七首》
斗帳歡盟不計(jì)年。誰知驀地遠(yuǎn)如天。何曾一霎離心上,怎得而今在眼前。魚不斷,雁相連??蔁o小字寄芳箋。薄情已是拋人去,更與新愁到酒邊。
贛上人人說故侯。從來文采更風(fēng)流。題詩謾道三千首,別酒須拚一百籌。乘畫鷁,衣輕裘。又將春色過荊州。合江繞岸垂楊柳,總學(xué)歌眉葉葉愁。
幾處秋千懶未收?;ㄉ伊獬隼w柔。霞衣輕舉疑奔月,寶髻敧傾若墜樓。爭縹緲,斗風(fēng)流。蜂兒蛺蝶共嬉游。朝朝暮暮春風(fēng)里,落盡梨花未肯休。
駕月新成碧玉梁。青天萬里瀉銀潢。廣寒宮里無雙樹,無熱池邊不盡香。承露液,釀秋光。直須一舉累千觴。不知世路風(fēng)波惡,何似薌林氣味長。
江北江南雪未消。此花獨(dú)步百花饒。青枝可愛難為杏,綠葉初無不是桃。多態(tài)度,足風(fēng)標(biāo)。蕊珠仙子醉紅潮。絕憐竹外橫斜處,似與薌林慰寂寥。
兩個(gè)鴛鴦波上來。一ь楊柳掌中回。已愁共雪因風(fēng)去,更著繁弦急管催。含淺笑,勸深杯。桃花氣暖眼邊開。司空常見風(fēng)流慣,輸與山翁醉玉摧。
露下風(fēng)前處處幽。官黃如染翠如流。誰將天上蟾宮樹,散作人間水國秋。香郁郁,思悠悠。幾年夢魂繞江頭。今朝得到薌林醉,白發(fā)相看萬事休。
明月光中與客期。一年秋半兩圓時(shí)。姮娥得意為長計(jì),織女歡盟可恨遲。瞻玉兔,倒瓊彝。追懷往事記新詞。浩歌直入滄浪去,醉里歸來凝不知。
莫問清江與洛陽。山林總是一般香。兩家地占西南勝,可是前人例姓楊。石作枕,醉為鄉(xiāng)。藕花菱角滿池塘。雖無中島霓裳奏,獨(dú)鶴隨人意自長。
淺淺妝成淡淡梅。見梅憶著傍妝臺(tái)。書無鴻雁如何寄,腸斷催歸作麼回。千種恨,百般猜。為伊懷抱幾時(shí)開??煽敖巷L(fēng)頭惡,不放朝云入夢來。
說著分飛百種猜。泥人細(xì)數(shù)幾時(shí)回。風(fēng)流可慣曾孤冷,懷抱如何得好開。垂玉箸,下香階。憑肩小語更兜鞋。再三莫遣歸期誤,第一頻教入夢來。
戲彩堂深翠幕張。南颸特地作微涼??ㄏ蛉罩χλ?,萱草忘憂日日長。門有慶,福無疆。老人星與酒生光。殷勤更假天吳手,傾瀉西江入壽觴。
小院深明別有天?;苄φZ柳能眠。雪肌得酒於中暖,蓮步凌波分外妍。釵燕重,髻荷偏。兩山斜疊翠連娟。朝云無限矜春態(tài),暮雨情知更可憐。
玉篆題名在九天。而今且作地行仙。掛冠神武歸休後,同醉薌林是幾年。龜游泳,鶴蹁遷。疏梅修竹兩清妍。欲知福壽都多少,閣皂清江可比肩。
召埭初逢兩妙年。遙林玉樹倚風(fēng)前。疏梅影里春同醉,紅芰香中月一船。長悵恨,短因緣??这藕麎粝噙B。誰知瘴雨蠻煙地,重上襄王玳瑁筵。
只有梅花似玉容。云窗月戶幾尊同。見來怨眼明秋水,欲去愁眉淡遠(yuǎn)峰。山萬疊,水千重。一雙蝴蝶夢能通。都將淚作黃梅雨,盡把情為柳絮風(fēng)。
紫禁煙花一萬重。鰲山宮闕倚晴空。玉皇端拱彤云上,人物嬉游陸海中。星轉(zhuǎn)斗,駕回龍。五侯池館醉{1~1}春{1~1}風(fēng)。而今白發(fā)三千丈,愁對(duì)寒燈數(shù)點(diǎn)紅。
以上向子諲作品《鷓鴣天》共17首
注釋參考
題詩
(1).就一事一物或一書一畫等,抒發(fā)感受,題寫詩句。多寫于柱壁、書畫、器皿之上。 唐 高適 《人日寄杜二拾遺》詩:“人日題詩寄草堂,遙憐故人思故鄉(xiāng)。” 元 辛文房 《唐才子傳·崔顥》:“后游 武昌 ,登 黃鶴樓 ,感慨賦詩。及 李白 來,曰:‘眼前有景道不得, 崔顥 題詩在上頭。’無作而去,為哲匠斂手云?!?清 金埴 《不下帶編》卷二:“頃見一士題詩隣壁,甚佳?!?/p>
(2).指所題寫的詩句。 魯迅 《南腔北調(diào)集·“連環(huán)圖畫”辯護(hù)》:“《你的姊妹》木刻七幅,題詩一幅?!?/p>
謾道
休說;別說。 唐 范攄 《云溪友議》卷六:“文章謾道能吞鳳,杯酒何曾解喫魚。” 宋 晏殊 《破陣子》詞:“謾道秦箏有剩絃,何曾為細(xì)傳?”《再生緣》第六回:“謾道圣明天子怒,況兼是,老師怎樣嫁門生?”
三千
(1).《書·呂刑》:“墨罰之屬千,劓罰之屬千,剕罰之屬五百,宮罰之屬三百,大辟之罰二百。五刑之屬三千?!焙笠蛞浴叭А敝腹糯械男塘P?!度龂尽の褐尽り惾簜鳌罚骸胺蛉е畬?,雖未可悉復(fù),若斯數(shù)者,時(shí)之所患,宜先施用?!薄稌x書·謝尚傳》:“夫無后之罪,三千所不過?!薄赌鲜贰た琢罩畟鳌罚骸叭羧徐妒迨溃赜雄x貴之尤,此五帝不相循法,肉刑不可悉復(fù)者也?!?/p>
(2).泛言數(shù)目之多。 三國 魏 陳琳 《飲馬長城窟行》:“長城何連連,連連三千里。” 唐 李白 《秋浦歌》之十五:“白髮三千丈,緣愁似箇長?!?/p>
(3).指三千大千世界。 南朝 宋 謝靈運(yùn) 《與諸道人辨宗論》:“三世長於百年,三千廣於 赤縣 ;四部多於戶口,七寶妙於石沙?!?/p>
一百
(1).數(shù)詞。十的十倍。《孟子·公孫丑下》:“前日於 齊 ,王餽兼金一百而不受?!?唐 駱賓王 《冬日宴》詩:“二三物外友,一百杖頭錢。” 宋 葛立方 《韻語陽秋》卷五:“ 政和 中,遂著於令,士庶傳習(xí)詩賦者,杖一百?!?/p>
(2).泛指多數(shù)。 北周 庾信 《對(duì)酒歌》:“人生一百年,歡笑惟三五?!?宋 楊萬里 《都下無憂館小樓春盡旅懷》詩之一:“更無短計(jì)消長日,且繞欄干一百回?!?/p>
(3).指跨步。 清 郝懿行 《證俗文》卷七:“今人一足引前,一足曳后,謂之一百……又今人履石渡水,將近彼岸,跨步而過,亦曰一百?!?/p>
向子諲名句,鷓鴣天十七首名句。注釋由系統(tǒng)生成,僅供參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