出自宋代李南金《江頭吟》:
兒時(shí)盛氣高於山,不信壯士有饑寒。
如今一杯零落酒,風(fēng)雨蝕盡征袍單。
側(cè)立崑奴面鐵色,楚客不言未吹笛。
關(guān)山有月無人聲,自是江頭渚花發(fā)。
渚花春少未得妍,凝立青山圍水天。
杜鵑故態(tài)不解事,盡情叫入青楓煙。
壯士未握邊頭槊,旄頭如月幾時(shí)落。
如今世界不愛賢,看取青峰白云角。
嗚呼一歌兮歌已怨,壺中無酒可續(xù)嚥。
注釋參考
側(cè)立
(1).因敬重或戒懼而立在旁邊。 晉 葛洪 《抱樸子·名實(shí)》:“持之以夙興側(cè)立,加之以先意承指。”《北齊書·楊愔傳》:“太皇太后臨 昭陽殿 ,太后及帝側(cè)立。”《宋史·孝宗紀(jì)一》:“頃之,內(nèi)侍掖帝至御榻前,側(cè)立不坐。內(nèi)侍扶掖至七八,乃略就坐?!?/p>
(2).位于旁邊。 清 戴鏡曾 《香山》詩:“ 香山 小而高,側(cè)立 太湖 上?!?/p>
鐵色
(1).像鐵一樣的顏色。 唐 唐彥謙 《蟹》詩:“縱橫連爪一尺長,秀凝鐵色含湖光?!薄端问贰の脑穫魑濉べR鑄》:“長七尺,面鐵色,眉目聳拔?!?/p>
(2).形容嚴(yán)峻的神色。 宋 司馬光 《涑水記聞》卷一:“ 太祖 姊面如鐵色,方在廚,引麪杖逐 太祖 擊之。”
楚客
(1).指 屈原 。 屈原 忠而被謗,身遭放逐,流落他鄉(xiāng),故稱“楚客”。 唐 李白 《愁陽春賦》:“ 明妃 玉塞, 楚 客楓林,試登高而望遠(yuǎn),痛切骨而傷心?!?唐 李商隱 《九日》詩:“不學(xué) 漢 臣栽苜蓿,空教 楚 客詠江蘺?!?宋 賀鑄 《海陵西樓寓目》詩:“王孫莫顧 漳 濱臥,漁父何知 楚 客才?!?/p>
(2).泛指客居他鄉(xiāng)的人。 唐 岑參 《送人歸江寧》詩:“ 楚 客憶鄉(xiāng)信,向家湖水長?!?唐 顧兆熊 《送友人歸漢陽》詩:“罇前別 楚 客,云水思縈回?!?宋 柳永 《卜算子》詞:“江楓漸老,汀蕙半凋,滿目敗紅衰翠。 楚 客登臨,正是暮秋天氣。”
不言
(1).不說。《書·說命上》:“王言惟作命,不言,臣下罔攸稟令?!?晉 孫綽 《天臺(tái)山賦》:“恣語樂以終日,等寂默於不言?!?唐 韓愈 《秋懷詩》之九:“空堂黃昏暮,我坐默不言?!?/p>
(2).不依靠語言。謂以德政感化人民?!独献印罚骸笆且允ト颂師o為之事,行不言之教,萬物作焉而不辭?!薄豆茏印ば男g(shù)上》:“故必知不言無為之事,然后知道之紀(jì)。”《南史·王儉傳》:“所以得厝私懷,實(shí)由稟明公不言之化?!?/p>
(3).不料。 唐 宋之問 《桂陽三日述懷》詩:“愚謂嬉游長似昔,不言流寓歘成今?!?/p>
吹笛
晉 向秀 《思舊賦》序:“余與 嵇康 、 呂安 居止接近。其人并有不羈之才,然 嵇 志遠(yuǎn)而疎, 呂 心曠而放,其后各以事見法……余逝將西邁,經(jīng)其舊廬,于時(shí)日薄 虞淵 ,寒冰凄然,鄰人有吹笛者,發(fā)聲寥亮,追思曩昔游宴之好,感音而嘆,故作賦云?!焙笠蛞浴按档选睘閭艖雅f之典。 北周 庾信 《寄徐陵》詩:“莫待 山陽 路,空聞吹笛悲?!?清 錢謙益 《病榻消寒雜詠》之二二:“病樹枝顛天一握,為君吹笛上高樓。”
李南金名句,江頭吟名句。注釋由系統(tǒng)生成,僅供參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