出自唐代張說《灉湖山寺》:
空山寂歷道心生,虛谷迢遙野鳥聲。
禪室從來塵外賞,香臺(tái)豈是世中情。
云間東嶺千尋出,樹里南湖一片明。
若使巢由知此意,不將蘿薜易簪纓。
注釋參考
禪室
猶禪房。佛徒習(xí)靜之所。 南朝 宋 謝靈運(yùn) 《山居賦》:“傍危峯,立禪室。” 唐 王勃 《梓州通泉縣惠普寺碑》:“禪室安閒?!?明 李贄 《答劉晉川書》:“ 吳中丞 雖好意,弟謂不如分我俸資,使我蓋得一所禪室於 武昌城 下。” 清 王士禛 《池北偶談·談異六·放生池》:“ 范 嘗夢(mèng)到一院,旁有禪室?!?/p>
從來
從來 (cónglái) 向來,一向——用在動(dòng)詞或形容詞前面,表示動(dòng)作、行為或情況從過去到現(xiàn)在一直是那樣 always;all along 從來如此塵外
猶言世外。 漢 張衡 《思玄賦》:“游塵外而瞥天兮,據(jù)冥翳而哀鳴?!?唐 孟浩然 《武陵泛舟》詩:“坐聽閒猿嘯,彌清塵外心。” 清 曹寅 《花笑軒步月留別蒲庵》詩:“鐘聲塵外夢(mèng),花笑靜中情。”
香臺(tái)
燒香之臺(tái)。佛殿的別稱。 唐 盧照鄰 《游昌化山精舍》詩:“寶地乘峰出,香臺(tái)接漢高?!?明 陳子龍 《蕭山許寺作》詩:“香臺(tái)日澹微,祗林煙搖曳。” 清 納蘭性德 《眼兒媚·中元夜有感》詞:“手寫香臺(tái)金字經(jīng),惟愿結(jié)來生。蓮花漏轉(zhuǎn),楊枝露滴,想鑒微誠?!?/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