出自宋代陳普《野燒》:
雜沓平原起電紅,憑陵勢(shì)欲逼青峰。
草芽不問(wèn)新開(kāi)甲,蟄戶尤憐乍啟封。
何暇徹侯分玉石,略如伯益逐蛇龍。
際天逸德無(wú)人問(wèn),獨(dú)倚高樓到晚鍾。
注釋參考
何暇
(1).哪里有閑暇。 三國(guó) 魏 韋曜 《博弈論》:“君子之居室也,勤身以致養(yǎng);其在朝也,竭命以納忠。臨事且猶旰食,而何暇博弈之足躭?”
(2).引申為哪里談得上。《莊子·人間世》:“古之至人,先存諸己而后存諸人。所存於己者未定,何暇至於暴人之所行!” 三國(guó) 魏 曹冏 《六代論》:“譬之種樹(shù),久則深固其根本,茂盛其枝葉,若造次徙於山林之中,植於宮闕之下,雖壅之以黑墳,暖之於春日,猶不救於枯槁,何暇繁育哉?” 晉 盧諶 《贈(zèng)崔溫》詩(shī):“茍?jiān)泼庾镬?,何暇收民譽(yù)?”
(3).猶豈但?!蛾套哟呵铩?nèi)篇諫上十八》:“今君嗜酒而并于樂(lè),政不飾而寬于小人,近讒好優(yōu),惡文而疏圣賢人,何暇在慧!茀又將見(jiàn)矣?!?吳則虞 集釋引 于鬯 云:“何暇,語(yǔ)助,若言‘豈但’?!?漢 劉向 《新序·雜事》:“ 孟嘗君 曰:‘先生老矣……’ 楚丘先生 曰:‘噫!將我而老乎?噫!將使我追車而赴馬乎?投石而超距乎!逐麋鹿而搏豹虎乎?吾已死矣,何暇老哉!’”
徹侯
爵位名。 秦 統(tǒng)一后所建立的二十級(jí)軍功爵中的最高級(jí)。 漢 初因襲之,多授予有功的異姓大臣,受爵者還能以縣立國(guó)。后避 武帝 諱,改稱通侯或列侯。 新莽 時(shí)廢。后用以泛指侯伯高官。 漢 賈誼 《陳政事疏》:“令 信 越 之倫列為徹侯而居,雖至今存可也?!薄稘h書(shū)·百官公卿表上》:“爵:一級(jí)曰公士,二上造……二十徹侯。皆 秦 制,以賞功勞。徹侯金印紫綬?!?明 王世貞 《觚不觚錄》:“徹侯緹帥,延飲必上座?!?清 吳偉業(yè) 《吳門遇劉雪舫》詩(shī):“長(zhǎng)兄進(jìn)徹侯,次兄拜將軍?!?/p>
玉石
玉石 (yùshí) 玉與石。比喻好與壞、賢與愚 jade and stone 玉石俱焚 未經(jīng)雕琢之玉 uncarved jade 縱饒玉石何人攻 美石 jade;gem伯益
(1). 舜 時(shí) 東夷 部落的首領(lǐng),為 嬴 姓各族的祖先。相傳 伯益 助 禹 治水有功, 禹 欲讓位於 益 , 益 避居 箕山 之北。見(jiàn)《書(shū)·舜典》、《孟子·萬(wàn)章上》?!吨駮?shū)紀(jì)年》卷上:“﹝ 夏 帝 啟 ﹞二年, 費(fèi)侯 伯益 出就國(guó)……六年, 伯益 薨,祠之。”
(2). 晉 鼓吹曲名。 傅玄 制。見(jiàn)《晉書(shū)·樂(lè)志下》。詞見(jiàn)《樂(lè)府詩(shī)集·鼓吹曲辭四·伯益》。
蛇龍
亦作“虵龍”。1.蛇與龍。傳說(shuō)為造成洪水者?!睹献印る墓隆罚骸?禹 掘地而注之海,驅(qū)蛇龍而放之 菹 ?!?漢 王充 《論衡·吉驗(yàn)》:“洪水滔天,虵龍為害, 堯 使 禹 治水,驅(qū)虵龍,水治東流,虵龍潛處?!?/p>
(2).比喻盤繞屈曲的樹(shù)枝。 宋 王令 《八檜圖》詩(shī):“雷疲風(fēng)休云雨去,蛇龍鬭死猶鉤纏?!?/p>
陳普名句,野燒名句。注釋由系統(tǒng)生成,僅供參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