筆床茶灶添香篆,盡意留連
出自元代吳西逸《【雙調(diào)】殿前歡_懶云窩,懶》:
懶云窩,懶云堆里即無何。
半間茅屋容高臥,往事南柯。
紅塵自網(wǎng)羅,白日。
閑酬和,青眼偏空闊。
風(fēng)波遠(yuǎn)我,我遠(yuǎn)風(fēng)波。
。
懶云仙,蓬萊深處恣高眠。
筆床茶灶添香篆,盡意留連。
閑吟白雪篇,靜閱。
丹砂傳,不羨青云選。
林泉愛我,我愛林泉。
。
懶云巢,碧天無際雁行高。
玉簫鶴背青松道,樂笑游遨,溪翁解冷淡嘲,山。
鬼放揶揄笑,村婦唱糊涂調(diào)。
風(fēng)濤險(xiǎn)我,我險(xiǎn)風(fēng)濤。
。
懶云關(guān),一泓流水繞彎環(huán)。
半窗斜日留晴漢,鳥倦知還。
高眠仿謝安,歸計(jì)。
尋張翰,作賦思王粲。
溪山戀我,我戀溪山。
。
懶云翁,一襟風(fēng)月笑談中。
生平傲殺繁華夢,已悟真空。
茶香水玉鐘,酒竭。
玻璃翁,云繞蓬萊洞。
冥鴻笑我,我笑冥鴻。
。
懶云凹,按行松菊訊桑麻。
聲名不在淵明下,冷淡生涯。
味偏長鳳髓茶,夢。
已隨胡蝶化,身不入麒麟畫。
鶯花厭我,我厭鶯花。
。
注釋參考
筆床
亦作“ 筆床 ”。臥置毛筆的器具。 南朝 陳 徐陵 《<玉臺新詠>序》:“翡翠筆牀,無時(shí)離手。” 唐 岑參 《山房春事》詩之一:“數(shù)枝門柳低衣桁,一片山花落筆牀?!?清 王韜 《淞濱瑣話·李延庚》:“亭中棐幾湘簾,筆床硯匣,位置楚楚?!?/p>
茶灶
烹茶的小爐灶?!缎绿茣る[逸傳·陸龜蒙》:“不乘馬,升舟設(shè)篷席,齎束書、茶灶、筆牀、釣具往來?!?元 薩都剌 《白云答》詩:“石田紫芝老,茶灶碧蘚斑?!?清 納蘭性德 《浣溪沙·寄嚴(yán)蓀友》詞:“ 藕蕩橋 邊理釣筩, 苧蘿 西去五湖東。筆牀茶灶太從容?!?/p>
香篆
(1).香名,形似篆文。 宋 洪芻 《香譜·香篆》:“﹝香篆,﹞鏤木以為之,以范香塵為篆文,然於飲席或佛像前,往往有至二三尺徑者。” 宋 洪芻 《香譜·百刻香》:“﹝百刻香,﹞近世尚奇者作香篆,其文準(zhǔn)十二辰,分一百刻,凡燃一晝夜已?!?宋 張孝祥 《驀山溪》詞:“繡工慵,圍棋倦,香篆頻銷印。” 清 納蘭性德 《清平樂》詞:“寂寂繡屏香篆滅,暗里朱顏消歇?!?/p>
(2).指焚香時(shí)所起的煙縷。因其曲折似篆文,故稱。 宋 范成大 《社日獨(dú)坐》詩:“香篆結(jié)云深院靜,去年今日燕來時(shí)。” 金 蕭貢 《擬回文》詩之三:“風(fēng)幌半縈香篆細(xì),碧窗斜影月籠紗?!?清 汪懋麟 《三月晦日漫興》詩之四:“靜看香篆低簾影,默聽飛蟲繞鬢絲?!?/p>
盡意
盡意 (jìnyì) 充分表達(dá)心意、情感 fully express one’s feeling 他這首詩盡意地抒發(fā)了思鄉(xiāng)之情 盡情;盡興 enjoy oneself to the full 星期天盡意地玩了一天留連
留連 (liúlián) 不愿意離開 linger;be unwilling to leave 留連忘返吳西逸名句,【雙調(diào)】殿前歡_懶云窩,懶名句。注釋由系統(tǒng)生成,僅供參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