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丞健步到,柱史捷書還。
出自唐朝崔何《喜陸侍御破石埭草寇東峰亭賦詩》
絕景西溪寺,連延近郭山。高深清扃外,行止翠微間。
江澈煙塵靜,川源草樹閑。中丞健步到,柱史捷書還。
一戰(zhàn)清戎越,三吳變險艱。功名麟閣上,得詠入秦關(guān)。
注釋參考
中丞
[an official's name] 官名。即“大中丞”,見該條
中丞匿于溷藩。——明· 張溥《五人墓碑記》
詳細解釋(1). 漢 代御史大夫下設(shè)兩丞,一稱御史丞,一稱中丞。中丞居殿中,故以為名。 東漢 以后,以中丞為御史臺長官。 明 清 時用作對巡撫的稱呼?!稘h書·百官公卿表上》:“御史大夫……有兩丞,秩千石。一曰中丞,在殿中蘭臺,掌圖籍秘書,外督部刺史,內(nèi)領(lǐng)侍御史員十五人,受公卿奏事,舉劾按章?!?清 梁章鉅 《稱謂錄·巡撫》:“ 明 正統(tǒng) 十四年,命都察院右僉都御史 鄒來學(xué) 廵撫 順天 、 永平 二府……今廵撫之稱中丞,蓋沿于此。” 清 錢大昕 《內(nèi)閣侍讀嚴(yán)道甫傳》:“ 畢中丞 沅 廵撫 陜西 ,招至官齋,為文字交?!?/p>
(2).指宮官,內(nèi)官。 唐 段安節(jié) 《樂府雜錄·琵琶》:“ 文宗 朝,有內(nèi)人 鄭中丞 ,善胡琴?!痹ⅲ骸爸胸?,即宮人之官也?!?/p>
健步
健步 (jiànbù) 腳步輕快而有力 walk with vigorous strides;with firm strides 健步登上主席臺柱史
(1).“ 柱下史 ”的省稱。代指 老子 。《后漢書·張衡傳》:“庶前訓(xùn)之可鉆,聊朝隱乎柱史。” 李賢 注引 應(yīng)劭 曰:“ 老子 為 周 柱下史,朝隱終身無患?!?清 康乃心 《送李虞臣任寶昌令》詩:“ 華獄 仙人地, 函關(guān) 柱史家。”
(2).“ 柱下史 ”的省稱。指御史。 唐 嚴(yán)維 《剡中贈張卿侍御》詩:“早列月卿位,新參柱史班?!?唐 韓翃 《送李侍御赴徐州行營》詩:“少年兼柱史,東至舊 徐州 ?!?清 史震林 《西青散記》卷一:“職非柱史,惡故當(dāng)隱,茍聞善而疑之,闕其事焉?!?/p>
(3).“ 柱下史 ”的省稱。亦借指侍郎等朝官。 唐 劉商 《題楊侍郎新亭》詩:“ 毘陵 過柱史,簡易在茅茨?!?/p>
(4).“ 柱下史 ”的省稱。星名?!稌x書·天文志上》:“柱史北一星曰女史?!眳⒁姟?柱下史 ”。
捷書
軍事捷報。《梁書·蔡道恭傳》:“寇賊憑陵,竭誠守御,奇謀間出,捷書日至。” 唐 杜甫 《洗兵行》:“中興諸將收 山 東,捷書夜報清晝同?!?宋 曾鞏 《太祖皇帝總序》:“ 江 南平,覽捷書而泣曰:‘師征不義,而顧令吾民死兵,彼何負哉!’” 清 昭槤 《嘯亭雜錄·食魚羹》:“ 金川 用兵時,累歲未得進,至乙未冬,始克 勒烏圍 。 阿文成公 桂 以捷書進。”
崔何名句,喜陸侍御破石埭草寇東峰亭賦詩名句。注釋由系統(tǒng)生成,僅供參考
- 5水序拼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