出自宋代章甫《次韓中父送行韻》:
素琴橫床巾漉酒,千載斯人吾尚友。
只今與世已相違,再見喜君真耐久。
笑我生緣良易足,畬田新燒屋新筑。
飯牛政自不須歌,失馬焉知未為福。
百里未容君疾驅(qū),朝廷用才當不拘。
他年得意輦轂下,莫忘詩篇寄田舍。
注釋參考
百里
(1).一百里。謂距離甚遠?!兑住ふ稹罚骸罢痼@百里,不喪匕鬯?!薄对姟ご笱拧どH帷罚骸熬S此圣人,瞻言百里?!薄妒酚洝O子吳起列傳》:“兵法,百里而趣利者蹶上將?!?宋 蘇軾 《明君可與為忠言賦》:“心茍無邪,既坐瞻於百里;人思其效,將或錫之十朋?!?清 紀昀 《閱微草堂筆記·如是我聞二》:“乃知天下事,但知其一,不知其二,多有收目前之效而貽后日之憂者,始服 永公 ‘熟慮其后’一言,真‘瞻言百里’也?!?/p>
(2).古時諸侯封地范圍?!睹献印とf章下》:“天子之制,地方千里,公侯皆方百里?!焙笥靡苑Q諸侯國。參見“ 百里之命 ”。
(3).亦謂地小?!睹献印す珜O丑上》:“然而 文王 ( 周文王 )猶方百里起,是以難也?!薄盾髯印ぶ倌帷罚骸肮噬朴弥?,則百里之國足以獨立矣。”
(4).古時一縣所轄之地。因以為縣的代稱?!稘h書·百官公卿表上》:“縣大率方百里?!?漢 蔡邕 《太尉陳公贊》:“公在百里,有西產(chǎn)之惠,賜命方伯,分 陜 餘慶。” 晉 陶潛 《酬丁柴?!吩姡骸氨彼韭?,惠于百里?!?唐 王勃 《上明員外啟》:“三冬文史,先兆跡於青衿;百里絃歌,即馳芳於墨綬?!?/p>
(5).借指縣令。《后漢書·循吏傳·仇覽》:“ 渙 ( 王渙 )謝遣曰:‘枳棘非鸞鳳所棲,百里豈大賢之路。’” 李賢 注:“時 渙 為縣令,故自稱百里也?!薄赌淆R書·文學傳·崔慰祖》:“帝( 明帝 )欲試以百里, 慰祖 辭不就?!?宋 王禹偁 《畬田詞》序:“茍擇良二千石暨賢百里,使化天下之民如斯民之義,庶乎污萊盡闢矣。”
(6).寶劍名。 晉 崔豹 《古今注·輿服》:“ 吳大帝 有寳刀三,寳劍六。寳劍六:一曰白虹……六曰百里。”
(7).復姓。 春秋 秦 有 百里奚 。見《孟子·萬章上》。
疾驅(qū)
(1).極力驅(qū)使;盡力驅(qū)趕?!蛾套哟呵铩ぶG上十六》:“昔先君 桓公 其方任賢而贊德之時……遠征暴勞者,不疾驅(qū)海內(nèi)使朝天子而諸侯不怨?!?宋 周必大 《和仲寧中秋赴飲莊宅》:“疾驅(qū)云陣千重翳,盡放氷輪萬丈光?!?/p>
(2).駕著車馬急速行進。《呂氏春秋·貴卒》:“ 管仲 捍弓射 公子小白 ,中鉤。 鮑叔 御, 公子小白 僵…… 鮑叔 因疾驅(qū)先入,故公子 小白 得以為君?!薄妒酚洝し饿虏虧闪袀鳌罚骸癌z 蔡澤 ﹞謂其御者曰:‘吾持粱刺齒肥,躍馬疾驅(qū),懷黃金之印……四十三年足矣。’”《新唐書·高元裕傳》:“以右補闕召,道 商州 ,會方士 趙歸真 擅乘驛馬, 元裕 詆曰:‘天子置驛,爾敢疾驅(qū)邪?’命左右奪之?!?鄭觀應 《盛世危言·練兵》:“馬兵之中亦分作四枝,一為偵探,輕騎長矛,疾驅(qū)前車數(shù)百里,茍非控縱素嫻,人馬精妙,弗克勝任?!?/p>
朝廷
朝廷 (cháotíng) 君主接受朝見和處理政事的地方,也用作以君主為首的中央統(tǒng)治機構或君主的代稱 imperial court;imperial government 朝廷之臣莫不畏王?!稇?zhàn)國策·齊策》 吾恐上負朝廷,下愧吾師也?!濉?方苞《左忠毅公逸事》用才
任用人才。 晉 陶潛 《讀山海經(jīng)詩》之十三:“巖巖顯朝市,帝者慎用才?!?唐 杜甫 《送殿中楊監(jiān)赴蜀見相公》詩:“解榻再見今,用才復擇誰?”
不拘
不拘 (bùjū) 不拘泥,不計較 not stick to;not confine oneself 不拘小節(jié) 不受局限或限制 set no limit to 字數(shù)不拘 不奪取或據(jù)為己有 not take for oneself 不拘一世之利以為己私為。——《莊子·天地》 不拘 (bùjū) 不論,不管 whatever 不拘什么任務,只要對人民有益的,我都愿意接受章甫名句,次韓中父送行韻名句。注釋由系統(tǒng)生成,僅供參考
- 1奇屋尋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