出自唐代孟浩然《尋香山湛上人》:
朝游訪名山,山遠(yuǎn)在空翠。
氛氳亙百里,日入行始至。
。
杖策尋故人,解鞭暫停騎。
石門殊豁險(xiǎn),篁徑轉(zhuǎn)森邃。
。
法侶欣相逢,清談曉不寐。
平生慕真隱,累日探奇異。
。
野老朝入田,山僧暮歸寺。
松泉多逸響,苔壁饒古意。
。
谷口聞鐘聲,林端識(shí)香氣。
愿言投此山,身世兩相棄。
注釋參考
石門
(1). 春秋 魯 城外門。《論語(yǔ)·憲問》:“ 子路 宿於 石門 。晨門曰:‘奚自?’ 子路 曰:‘自 孔氏 。’曰:‘是知其不可而為之者與?’”
(2).借指賢者。 漢 焦贛 《易林·革之旅》:“ 石門 晨開,荷蕢疾貧,遁世隱居,竟不逢時(shí)?!薄逗鬂h書·蔡邕傳》:“是故天地否閉,圣哲潛形, 石門 守晨, 沮 溺 耦耕?!?/p>
(3).控制水流的石閘。 北魏 酈道元 《水經(jīng)注·河水五》:“ 靈帝 建寧 中,又增脩石門,以遏渠口,水盛則通注,津耗則輟流?!?/p>
(4).古代用于控扼要道的一種石砌防御工事?!度龂?guó)志·蜀志·張嶷傳》“拜為牙門將,屬 馬忠 ” 裴松之 注引《益部耆舊傳》:“ 羌 於要厄作石門,於門上施牀,積石於其上,過者下石槌擊之,無(wú)不糜爛?!?/p>
(5).古道路名。(1) 隋 唐 時(shí)自 四川盆地 通向 云貴高原 的重要道路,在 秦 五尺道的基礎(chǔ)上修筑而成,因路經(jīng)今 四川省 高縣 境內(nèi)的 石門山 得名。起自今 四川 宜賓 ,南抵 云南 曲靖 ,再通往 昆明 、 大理 等處。 唐 與 南詔 之間的交通,多經(jīng)由此道。(2)指古 褒斜谷 通道。在今 陜西 西南,道旁多摩崖刻石,以 東漢 的《石門頌》、 北魏 的《石門銘》最為著名。
豁險(xiǎn)
深邃險(xiǎn)要貌?!段倪x·左思<蜀都賦>》:“峻岨塍埒 長(zhǎng)城 ,豁險(xiǎn)吞若巨防?!?劉逵 注:“豁,深貌也?!?南朝 梁 徐悱 《古意酬到長(zhǎng)史溉登瑯邪城詩(shī)》:“此江稱豁險(xiǎn),茲山復(fù)鬱盤。”
森邃
幽深。 唐 孟浩然 《尋香山湛上人》詩(shī):“石門殊豁險(xiǎn),篁逕轉(zhuǎn)森邃。”
孟浩然名句,尋香山湛上人名句。注釋由系統(tǒng)生成,僅供參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