出自宋代鄭清之《贈云洲老師》:
嘉定丙子斗插申,秋灰出管才半旬。
我來適值蒸暑節(jié),燭龍吐焰扶桑濱。
炎官流汗走躑躅,金烏啄火焚空旻。
溼云擁岫呼不出,火云糊天掛赫日。
腦脂蓋眼壯士眠,誰挽天河洗蒸郁。
友人萬君家龍丘,追涼共作招提游。
入門指點到丈室,中有石壁清且幽。
半月泓澄鎖寒綠,氣象凄切涵清秋。
凜然便覺肌骨爽,恍疑石罅蟠蛟虬。
老師宴坐圓覺場,一笑對客雙胡床。
雀芽新試蠏眼湯,未到舌本先生涼。
懸河倒流揮玉塵,果然驚出蛟龍舞。
須臾霧裹浮圖尖,地墨天昏作風雨。
吻端造化轉(zhuǎn)寒燠,約束商羊上天去。
云開月明眾峰出,指向巖前石應(yīng)語。
歸來為乏瓊瑤報,清夢安排幾番到。
池角土花生碧草,逗曉檐前乾鵲噪。
我承佛敕為行詞,可拜云洲老師號。
注釋參考
凜然
凜然 (lǐnrán) 恐懼、畏懼 awe-inspiring 眾官凜然 整肅而又可敬又可怕 stern 凜然正氣肌骨
(1).肌肉與骨骼。 漢 應(yīng)瑒 《侍五官中郎將建章臺集詩》:“??謧」?,身隕沉黃泥?!薄稘h書·王莽傳下》:“軍人分裂 莽 身,支節(jié)肌骨臠分,爭相殺者數(shù)十人。” 宋 歐陽修 《秋聲賦》:“其氣凜冽,砭人肌骨。” 清 龔煒 《巢林筆談·白云泉》:“行游渴甚,取泉水連啜數(shù)甌,喉吻潤而肌骨清矣?!?/p>
(2).猶胸臆。常指內(nèi)心深處。《三國志·魏志·公孫度傳》“ 淵 亦恐 權(quán) 遠不可恃,且貪貨物,誘致其使,悉斬送 彌 晏 等首” 裴松之 注引 三國 魏 魚豢 《魏略》:“ 權(quán) 之怨疾,將刻肌骨?!?南朝 齊 謝朓 《拜中軍記室辭隋王箋》:“撫臆論報,早誓肌骨。” 宋 曾鞏 《上歐陽學士第二書》:“覬南方之行李,時枉筆墨,特賜教誨,不惟增疎賤之光明,抑實得以刻心思,銘肌骨,而佩服矜式焉。”
恍疑
猶仿佛?!段饔斡洝返诙嘶兀骸叭淖衔∥〉镊邝祝幸墒悄抢笾ε叛?。”《二刻拍案驚奇》卷五:“孩抱何緣親見帝?恍疑鬼使與神差?!薄懂T北詩話》卷十引 清 查慎行 《渡洞庭湖》詩:“恍疑天四合,長見日當中。”
石罅
石罅 (shíxià) 石縫,指狹谷中小道 crack in a rock蛟虬
亦作“ 蛟鰐 ”。1.蛟與虬。亦泛指水族。 唐 孟郊 《峽哀》詩之三:“石劍相劈斫,石波怒蛟虯?!?唐 韓愈 《劉生詩》:“青鯨高磨波山浮,怪魅炫曜堆蛟虬。” 金 趙秉文 《游華山寄元裕之》詩:“五鬣不朽之長松,流膏入地盤蛟虯?!?/p>
(2).比喻奸邪之臣。 沉宗畸 《題高麗閔王妃遺像編》詩:“驪龍睡熟蛟虬舞,宗祊不絶垂如縷?!?/p>
見“ 蛟虯 ”。
鄭清之名句,贈云洲老師名句。注釋由系統(tǒng)生成,僅供參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