出自宋代陸游《野興》:
江湖蕭散葛天民,敕放還山一幅巾。
老去饑羸惟恃粥,病來舉動每須人。
道窮舉世知心少,學(xué)進(jìn)吾兒著語親。
更有一端差自{1*1}慰,短檠不作白頭新。
注釋參考
一端
(1).指物件的一頭。 魯迅 《朝花夕拾·無?!罚骸伴T口是一塊活板,人一進(jìn)門,踏著木板的這一端,塑在那一端的他便撲過來,鐵索正套在你脖子上。” 冰心 《寄小讀者》十一:“我得了一支五彩漆管的鉛筆,一端有個橡皮帽子?!?/p>
(2).指事情的一點或一個方面。 漢 王充 《論衡·實知》:“夫術(shù)數(shù)直見一端,不能盡其實?!?三國 魏 嵇康 《聲無哀樂論》:“今粗明其一端,亦可思過半矣?!?清 方苞 《讀邶鄘至曹檜十一國風(fēng)》:“或同始而異終,或?qū)A而復(fù)植,豈可以一端盡哉?” 魯迅 《吶喊·端午節(jié)》:“他自己說,他是自從出世以來,只有人向他來要債,他從沒有向人去討過債,所以這一端是‘非其所長’。”
(3).表布帛數(shù)量。古代布帛二端相向卷,合為一匹,一端為半匹,其長度相當(dāng)于二丈。 漢 桓寬 《鹽鐵論·力耕》:“夫中國一端之縵,得 匈奴 累金之物?!薄豆旁娛攀住分耍骸翱蛷倪h(yuǎn)方來,遺我一端綺。”《左傳·昭公二十六年》“幣錦二兩” 晉 杜預(yù) 注:“二丈為一端,二端為一兩,所謂匹也。” 宋 葉夢得 《避暑錄話》卷下:“﹝ 張友正 ﹞與染工為鄰,或問其故。答曰:‘吾欲假其縑素學(xué)書耳?!谑桥c約,凡有欲染皂者先假之,一端酬二百金。如是日書數(shù)端?!?/p>
(4).方言。表示一舀的數(shù)量。 周立波 《山鄉(xiāng)巨變》下十七:“ 盛佳秀 舀了一端飼。”
短檠
矮燈架。借指小燈。 唐 韓愈 《短燈檠歌》:“一朝富貴還自恣,長檠燄高照珠翠;吁嗟世事無不然,墻角君看短檠棄?!?宋 楊萬里 《跋蜀人魏致堯撫乾wan{1|1}言{1~1}書》詩:“雨里短檠頭似雪,客間長鋏食無魚?!?元 王實甫 《西廂記》第五本第二折:“這噪花枝靈鵲兒,垂簾幙喜蛛兒,正應(yīng)著短檠上夜來燈爆時?!?清 納蘭性德 《秋水·聽雨》詞:“依舊亂蛩聲里,短檠明滅,怎教人睡?!?/p>
不作
(1).不興起;不興盛?!抖Y記·樂記》:“暴民不作,諸侯賓服?!?孔穎達(dá) 疏:“不作,謂不動作也?!薄睹献印る墓隆罚骸笆ネ醪蛔?,諸侯放恣?!?趙岐 注:“不作,圣王之道不興。”《韓詩外傳》卷三:“無令財貨上流,則逆不作?!薄段倪x·班固<兩都賦序>》:“昔 成 康 沒而頌聲寢,王澤竭而詩不作?!?李善 注:“作,興也?!?/p>
(2).不耕作;不寫作?!妒酚洝ぺw世家》:“耕事方急,一日不作,百日不食?!?清 顧炎武 《金陵雜詩》之一:“詩人長不作,千載尚風(fēng)流。”
方言。不能,情理上不容許?!独蠚堄斡洝返谄呋兀骸昂蜕屑矣植蛔鲙П?,所以這拳法專為保護(hù)身命的。”
白頭新
同“ 白頭如新 ”。 宋 陸游 《送范舍人還朝》詩:“黃扉 甘泉 多故人,定知不作白頭新。” 朱東潤 注:“白頭新,古諺‘白頭如新’,是説沒有深交的人,即在相識很久以后,還當(dāng)新交一樣看待?!?/p>
陸游名句,野興名句。注釋由系統(tǒng)生成,僅供參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