雖與今人居,不與今人儔
出自宋代林若存《送退齋先生歸武夷》:
大運何茫茫,海桑逝不留。
武夷有喬木,虬枝尚相樛。
自昔擢巍科,為今闡大猷。
萬里憚北上,三年喜南游。
長身古衣冠,廟眉了雙眸。
雖與今人居,不與今人儔。
和風(fēng)顏子春,泰山鄒孟秋,一雙憂世淚,濺入銀河流。
相期入圣城,舍子誰當(dāng)優(yōu)。
奈何棄我去,犖確歸途修。
我欲斷中流,去棹何悠悠。
我欲息天風(fēng)。
別袂何颼颼。
明晨君已遠,晚歲吾何求。
恐無后會期,笑作來生謀。
注釋參考
今人
現(xiàn)代人;當(dāng)代人。與“古人”相對。 唐 韓愈 《與馮宿論文書》:“但不知直似古人,亦何得于今人也?!?清 王士禛 《池北偶談·端肅拜》:“今人止以為婦人之禮?!?郭小川 《西出陽關(guān)》詩:“風(fēng)砂呵風(fēng)砂,只望你不把今人當(dāng)古人!”
不與
不與 (bùyǔ) 不贊成 do not grant 仁陷于愚,固君子之所不與也。——明·馬中錫《中山狼傳》林若存名句,送退齋先生歸武夷名句。注釋由系統(tǒng)生成,僅供參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