匹馬幡幡恃天日,危言岌岌愁鬼神
出自宋代范成大《寄題潭帥王樞使佚老堂》:
孺子滄浪濯纓處,千載新堂來卜鄰。
潦收無波徹底靜,東湖之水堂中人。
蒙陽花譜勝洛下,竹西藥闌來海瀕。
新篁綠沉桂丹渥,岳立奇石蒼苔皴。
賞心滿眼伴閉戶,天風(fēng)夜下扶車輪。
胸中種蠡妙經(jīng)濟(jì),鬢須白雪朱顏春。
蒼生未佚身未老,斯堂未可忘斯民。
四年西略可萬世,孤?lián)为?dú)立扛千鈞。
匹馬幡幡恃天日,危言岌岌愁鬼神。
浮生蚤休信不惡,持此欲去非吾聞。
客游瀟湘逢騎吹,知公已為蒼生起。
公今少勞佚者多,湛輩乃可寒江蓑。
注釋參考
匹馬
一匹馬。后常指單身一人?!秲x禮·覲禮》:“奉束帛,匹馬卓上,九馬隨之?!薄逗鬂h書·南匈奴傳論》:“龍駕帝服,鳴鐘傳鼓於 清渭 之上,南面而朝單于, 朔 、 易 無復(fù)匹馬之蹤,六十餘年矣。” 唐 杜甫 《曲江三章章五句》詩之三:“短衣匹馬隨 李廣 ,看射猛虎終殘年?!?宋 陸游 《訴衷情》詞:“當(dāng)年萬里覓封侯,匹馬戍 梁州 。”《花月痕》第四七回:“ 李稷如 匹馬捉狗頭, 顏?zhàn)咳?單刀盟倭目?!?/p>
幡幡
(1).翻動(dòng)貌?!对姟ば⊙拧ゐ~》:“幡幡瓠葉,采之亨之?!?漢 枚乘 《梁王菟園賦》:“游風(fēng)踴焉,秋風(fēng)揚(yáng)焉……枝葉翬散,摩來幡幡焉。” 明 何景明 《南山篇》:“葛葉幡幡,豈無枝蔓?!?/p>
(2).往來貌;反覆貌?!对姟ば⊙拧は锊罚骸敖萁葆︶?,謀欲譖言?!?毛 傳:“幡幡,猶翩翩也?!薄段簳と纬峭鮽鳌罚骸胺锤餐€,譬彼讒賊,膚受既通,譖潤罔極。緝緝幡幡,交亂四國?!?宋 曾鞏 《代書寄趙宏》詩:“一心耿耿浪誠直,百口幡幡競訶誚?!?宋 范成大 《題潭帥王樞使佚老堂》詩:“匹馬幡幡恃天日,危言岌岌愁鬼神?!?明 方孝孺 《雜詩》之四:“幡幡市井人,出納量錙銖?!?/p>
(3).輕率不莊重貌?!对姟ば⊙拧べe之初筵》:“曰既醉之,威儀幡幡?!?毛 傳:“幡幡,失威儀也?!?朱熹 集傳:“幡幡,輕數(shù)也?!?唐 獨(dú)孤及 《送史處士歸滏陽別業(yè)序》:“三酌而威儀幡幡,深衷畢見?!?/p>
天日
天日 (tiānrì) 天空和太陽,喻指光明 sky and sun;light危言
危言 (wēiyán) 正直的話 straightforward words 邦有道,危言危行?!墩撜Z·憲問》 故意說嚇人的話 say frightening words purposely;alarmist talk 危言聳聽岌岌
(1).高貌?!冻o·離騷》:“高余冠之岌岌兮,長余佩之陸離。” 王逸 注:“岌岌,高貌?!?唐 張九齡 《奉和圣制途經(jīng)華山》:“攢峯勢岌岌,翊輦氣雄雄。” 明 李東陽 《題應(yīng)寧所藏馬敬瞻山水圖》詩:“詩成畫去兩無聊,空對西山高岌岌。”
(2).危急貌?!睹献印とf章上》:“天下殆哉岌岌乎?”《漢書·韋賢傳》:“彌彌其失,岌岌其國?!?顏師古 注:“岌岌,危動(dòng)貌?!?宋 蘇軾 《東坡志林·秦拙取楚》:“ 三 晉 亡, 齊 蓋岌岌矣?!?陳毅 《過太行山書懷》詩:“可憐敵與偽,泥足危岌岌?!?/p>
(3).急速貌?!段倪x·潘岳<笙賦>》:“汎淫汜艷,霅燁岌岌?!?李周翰 注:“霅燁岌岌,急疾貌?!?/p>
(4).用同“ 汲汲 ”。急切貌。 孫中山 《社會主義的分析》:“各國社會主義學(xué)者,鑒于將來社會革命之禍,岌岌提倡 麥克司 之學(xué)說,主張分配平均,求根本和平之解決?!?/p>
鬼神
(1).鬼與神的合稱?!兑住ぶt》:“鬼神害盈而福謙,人道惡盈而好謙。”《禮記·仲尼燕居》:“鬼神得其饗,喪紀(jì)得其哀?!?孔穎達(dá) 疏:“鬼神得其饗者,謂天神人鬼各得其饗食也?!?唐 韓愈 《原鬼》:“無聲與形者,鬼神是也。” 清 姚衡 《寒秀草堂筆記》卷三:“夫古人作書垂后……亦鑒及后人之無賴,故徐引其機(jī),以待有心者之自為覺悟,庶不蹈妄傳之戒,為鬼神所忌耳?!?/p>
(2).泛指神靈、精氣?!妒酚洝の宓郾炯o(jì)》:“養(yǎng)材以任地,載時(shí)以象天,依鬼神以制義。” 張守節(jié) 正義:“鬼之靈者曰神也。鬼神曰山川之神也?!薄妒酚洝の宓郾炯o(jì)》:“歷日月而迎送之,明鬼神而敬事之。” 張守節(jié) 正義:“天神曰神,人神曰鬼。又云圣人之精氣謂之神,賢人之精氣謂之鬼?!?/p>
(3).偏指鬼;死去的祖先。《左傳·昭公七年》:“今君若步玉趾,辱見寡君……致君之嘉惠,是寡君既受貺矣,何 蜀 之敢望?其先君鬼神實(shí)嘉賴之,豈唯寡君?”《孝經(jīng)·感應(yīng)》:“宗廟致敬,鬼神著矣?!?唐玄宗 注:“事宗廟能盡敬,則祖考來格?!?/p>
(4).指形體與精靈?!抖Y記·禮運(yùn)》:“故人者,其天地之德,陰陽之交,鬼神之會,五行之秀氣也。” 孔穎達(dá) 疏:“鬼謂形體,神謂精靈?!都懒x》云:‘氣也者,神之盛也;魄也者,鬼之盛也?!匦误w精靈相會,然后物生?!?/p>
(5).古代指天地間一種精氣的聚散變化?!兑住だM辭上》:“精氣為物,游魂為變,是故知鬼神之情狀。” 韓康伯 注:“盡聚散之理,則能知變化之道。” 孔穎達(dá) 疏:“物既以聚而生,以散而死,皆是鬼神所為,但極聚散之理,則知鬼神之情狀也。”后世哲學(xué)家多以陰陽之變、氣的往來屈伸解釋“鬼神”。 漢 王充 《論衡·論死》:“鬼神,陰陽之名也。陰氣逆物而歸,故謂之鬼;陽氣導(dǎo)物而生,故謂之神?!薄抖Y記·中庸》:“鬼神之為德,其盛矣乎?!?程頤 章句:“鬼神,天地之功用,而造化之跡也。 張子 曰:‘鬼神者,二氣之良能也?!拗^以二氣言,則鬼者陰之靈也,神者陽之靈也。以一氣言,則至而神者為神,反而歸者為鬼,其實(shí)一物而已?!薄吨熳诱Z類》卷三:“鬼神只是氣,屈伸往來者氣也。”
范成大名句,寄題潭帥王樞使佚老堂名句。注釋由系統(tǒng)生成,僅供參考
- 9狠貨巴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