出自宋代鄧深《清曠靜坐》:
草迷犢角掛林筍,風(fēng)起繭毛楊樹花。
不見黃鶯飛上柳,得知深處暗藏鴉。
注釋參考
草迷
指嬰兒出生時無啼哭聲。《醫(yī)宗金鑒·幼科雜病心法要訣·不啼》:“小兒生下不能啼,俗語名之為草迷?!弊ⅲ骸皟荷涞?,啼聲即發(fā),形生命立矣。有不啼者,俗云草迷。多因臨產(chǎn)時生育艱難,以致兒生氣閉不通,所以不啼也。”
起繭
(1).體表因常承受重壓或摩擦而生成硬皮。 艾蕪 《南行記·我的旅伴》:“抬ni{1*1}媽{1-1}的,肩膀皮都起繭了,還沒抬夠?” 魯迅 《故事新編·非攻》:“腳上有些地方起繭,有些地方起泡了?!?/p>
(2).比喻聽得膩煩、討厭。 魯迅 《故事新編·理水》:“大家略有一點(diǎn)興奮,但又很淡漠,不大相信,因?yàn)檫@一類不甚可靠的傳聞,是誰都聽得耳朵起繭了的?!?周克芹 《許茂和他的女兒們》第七章:“翻來翻去還不就是說那些事,耳朵都聽得起繭了?!?/p>
楊樹
楊樹 (yángshù) 幾種楊樹(尤指歐洲的歐洲山楊Populus tremula、北美的顫楊P.tremuloides和大齒楊P.grandidentata),它們的葉由于它們的扁平葉柄能在微風(fēng)中搖動 aspen 楊屬(Populus)的各種喬木的任一種 poplar鄧深名句,清曠靜坐名句。注釋由系統(tǒng)生成,僅供參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