出自唐代棲蟾《宿巴江》:
江聲五十里,瀉碧急于弦。
不覺日又夜,爭教人少年。
一汀巫峽月,兩岸子規(guī)天。
山影似相伴,濃遮到曉船。
注釋參考
不覺
不覺 (bùjué) be unable to find 沒有發(fā)覺,沒有感覺到 一路景物極佳,也就不覺路途遙遠 想不到,無意之間 天天作詩著文,天長日久不覺已是著述頗豐 不禁,不由得 cannot help 他們兩雙眼好像無意中碰在一起時,兩個都不覺紅了臉?!獡P沫《青春之歌》爭教
怎教。 唐 白居易 《遣懷》詩:“遂使四時都似電,爭教兩鬢不成霜!” 金 元好問 《雪谷早行圖》詩之一:“雪擁云橫下筆難,爭教萬景入荒寒?”《三國演義》第三四回:“髀肉復生猶感嘆,爭教寰宇不三分?” 清 納蘭性德 《好事近》詞:“爭教清淚不成冰?好處便輕別?!?/p>
少年
少年 (shàonián) 古稱青年男子,現(xiàn)在指人大約十歲到十五歲這個階段 early youth (from ten to sixteen) 少年兒童讀物棲蟾名句,宿巴江名句。注釋由系統(tǒng)生成,僅供參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