為問瀛洲何在,我欲騎鯨歸去,揮手謝塵籠
出自宋代崔敦禮《水調(diào)歌頭(垂虹橋亭詞)》:
倚棹太湖畔,踏月上垂虹。
銀濤萬頃無際,渺渺欲浮空。
為問瀛洲何在,我欲騎鯨歸去,揮手謝塵籠。
未得世緣了,佳處且從容。
飲湖光,披曉月,抹春風(fēng)。
平生豪氣安用,江海興無窮。
身在冰壺千里,獨(dú)倚朱欄一嘯,驚起睡中龍。
此樂豈多得,歸去莫匆匆。
注釋參考
瀛洲
亦作“ 瀛州 ”。1.傳說中的仙山?!读凶印珕枴罚骸?渤海 之東,不知幾億萬里……其中有五山焉,一曰 岱輿 ,二曰 員嶠 ,三曰 方壺 ,四曰 瀛洲 ,五曰 蓬萊 ……所居之人,皆仙圣之種?!薄妒酚洝で厥蓟时炯o(jì)》:“ 齊 人 徐市 等上書,言海中有三神山,名 蓬萊 、 方丈 、 瀛洲 ,僊人居之?!?唐 李白 《夢(mèng)游天姥吟留別》:“海客談 瀛洲 ,煙濤微茫信難求?!?明 無名氏 《鳴鳳記·鄒林游學(xué)》:“ 瀛洲 同泛濟(jì)川船,伊吾共仗屠龍劍?!?/p>
(2).借指 日本 。 章炳麟 《獄中贈(zèng)鄒容》詩:“ 鄒容 吾小弟,被髮下 瀛洲 。” 魯迅 《集外集·<題三義塔>詩》:“偶值大心離火宅,終遺高塔念 瀛洲 ?!?/p>
(3). 唐太宗 為網(wǎng)羅人才,設(shè)置文學(xué)館,任命 杜如晦 、 房玄齡 等十八名文官為學(xué)士,輪流宿于館中,暇日,訪以政事,討論典籍。又命 閻立本 畫像, 褚亮 作贊,題名字爵里,號(hào)“十八學(xué)士”。時(shí)人慕之,謂“登瀛洲”。事見《新唐書·褚亮傳》。后來的詩文中常用“登瀛洲”、“瀛洲”比喻士人獲得殊榮,如入仙境。 宋 王禹偁 《病起歸思》詩之二:“四十為郎非不偶,況曾提筆直 瀛州 ?!?明 沉鯨 《雙珠記·廷對(duì)及第》:“朝登 瀛洲 ,暮賜蓮炬。” 清 陳夢(mèng)雷 《楊椒山先生祠》詩:“釁開馬市英魂恨,廟煥 瀛洲 俎豆香?!眳⒁姟?登瀛洲 ”。
何在
何在 (hézài) 在哪里 where 公理何在?騎鯨
(1).亦作“ 騎京魚 ”?!段倪x·揚(yáng)雄〈羽獵賦〉》:“乘巨鱗,騎京魚?!?李善 注:“京魚,大魚也,字或?yàn)轹L。鯨亦大魚也。”后因以比喻隱遁或游仙。 宋 晁補(bǔ)之 《少年游·次季良韻》詞:“它日騎鯨,尚憐迷路,與問眾仙真?!?元 耶律楚材 《西域從王君玉乞茶因其韻》之六:“清興無涯騰八表,騎鯨踏破赤城霞?!?明 張煌言 《沉彤庵閣學(xué)艤舟南日山》詩:“袖歸當(dāng)有支機(jī)石,豈遂騎鯨向碧空。” 清 姚鼐 《阜城作》詩:“側(cè)聞 太山 谷,往往仙人行。云霄晝下鹿, 東海 遠(yuǎn)騎鯨?!?/p>
(2).亦作“ 騎鯨魚 ”、“ 騎長(zhǎng)鯨 ”。 杜甫 《送孔巢父謝病歸游江東兼呈李白》詩“幾歲寄我空中書,南尋 禹穴 見 李白 ” 清 仇兆鰲 注:“南尋句,一作‘若逢 李白 騎鯨魚’。按:騎鯨魚,出《羽獵賦》。俗傳 太白 醉騎鯨魚,溺死 潯陽 ,皆緣此句而附會(huì)之耳?!焙笥脼樵?李白 之典。 宋 陸游 《長(zhǎng)歌行》:“人生不作 安期生 ,醉入 東海 騎長(zhǎng)鯨?!?金 李端甫 《太白扇頭》詩:“巖冰澗雪 謫仙 才,碧海騎鯨望不回?!?明 李東陽 《李太白》詩:“人間未有飛騰地,老去騎鯨卻上天?!?/p>
歸去
歸去 (guīqù) 回去 go back 離家已久,今當(dāng)歸去揮手
[wave;wave one's hand] 揮動(dòng)手臂或手中拿著的東西表示信號(hào)、問候或致敬
不住地向他揮手,直到列車在遠(yuǎn)處消失
詳細(xì)解釋(1).揮動(dòng)手臂。表示告別。 晉 劉琨 《扶風(fēng)歌》:“揮手長(zhǎng)相謝,哽咽不能言?!?宋 張耒 《離黃州》詩:“扁舟發(fā)孤城,揮手謝送者?!?清 納蘭性德 《摸魚兒·送座主德清蔡先生》詞:“酬知有愿頻揮手,零雨凄其此日,休太息。” 瞿秋白 《餓鄉(xiāng)紀(jì)程》三:“我現(xiàn)在是萬緣俱寂,一心另有歸向了,一揮手,決然就走!”
(2).揮動(dòng)手臂。表示揮之使去。 巴金 《滅亡》第二章:“‘去!去!我不認(rèn)識(shí)你!’他向她揮手說?!?茅盾 《子夜》十四:“然后又對(duì)那站在客廳門外候命令的 高升 揮手,暴躁地說道:‘去罷!不用打了!’”
(3).謂彈奏古琴。 三國(guó) 魏 嵇康 《琴賦》:“ 伯牙 揮手, 鐘期 聽聲。”《宋書·隱逸傳·戴颙》:“凡諸音律,皆能揮手?!?唐 李白 《聽蜀僧濬彈琴》詩:“為我一揮手,如聽萬壑松?!?/p>
塵籠
謂塵世的羈束。 唐 李棲筠 《張公洞》詩:“我本道門子,愿言出塵籠?!?宋 蘇舜欽 《宿終南山下百塔院》詩:“驅(qū)馬山前訪古蹤,僧居蕭灑隔塵籠?!?/p>
崔敦禮名句,水調(diào)歌頭(垂虹橋亭詞)名句。注釋由系統(tǒng)生成,僅供參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