出自宋代釋印肅《頌古九十八首》:
鏡含世界幾千春,非相非形假立名。
汩沒未嘗離鏡體,憐生誰合飲光人。
注釋參考
汩沒
汩沒 (gǔmò) 埋沒 stifle 世儒多汩沒,夫子獨(dú)聲名。——唐· 杜甫《贈陳二補(bǔ)闕》未嘗
未嘗 (wèicháng) ——加在否定詞前面,構(gòu)成雙重否定;不是 have not 這未嘗不是一個好辦法 不曾 did not 終夜未嘗合眼 未嘗不嘆息。——諸葛亮《出師表》 所未嘗行。——《資治通鑒·唐紀(jì)》 未嘗識書具?!巍?王安石《傷仲永》 未嘗有言?!鳌?劉基《賣柑者言》飲光
佛教羅漢名。 唐 玄應(yīng) 《一切經(jīng)音義》卷二四:“ 飲光部 ,梵言‘迦葉波’。迦葉,此云光;波,此云飲。今依此間語,名 飲光 。有二義:一、 迦葉波 是上古仙人,此人身有光明,能飲諸光,令不復(fù)現(xiàn)。此羅漢是彼種,故因以名焉。二、此阿羅漢身作金色,常有光明,以閻浮檀金為人,并此羅漢身光飲金人光不復(fù)現(xiàn),故名‘飲光’?!?宋 秦觀 《乾明開堂疏》:“竊以離塵求覺,已乖調(diào)御之心,即幻見真,方契 飲光 之望?!卑?,此謂修成羅漢。
釋印肅名句,頌古九十八首名句。注釋由系統(tǒng)生成,僅供參考
- 5不滅之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