鶉服我久安,荊釵君所慕。
出自唐朝權(quán)德輿《祗役江西路上以詩代書寄內(nèi)》
辛苦事行役,風(fēng)波倦晨暮。搖搖結(jié)遐心,靡靡即長路。
別來如昨日,每見缺蟾兔。潮信催客帆,春光變江樹。
宦游豈云愜,歸夢無復(fù)數(shù)。愧非超曠姿,循此跼促步。
笑言思暇日,規(guī)勸多遠(yuǎn)度。鶉服我久安,荊釵君所慕。
伊予多昧理,初不涉世務(wù)。適因擁腫材,成此懶慢趣。
一身常抱病,不復(fù)理章句。胸中無町畦,與物且多忤。
既非大川楫,則守南山霧。胡為出處間,徒使名利污。
羈孤望予祿,孩稚待我餔。未能即忘懷,恨恨以此故。
終當(dāng)稅鞿鞅,豈待畢婚娶。如何久人寰,俯仰學(xué)舉措。
衡茅去迢遞,水陸兩馳騖。晰晰窺曉星,涂涂踐朝露。
靜聞田鶴起,遠(yuǎn)見沙鴇聚。怪石不易躋,急湍那可溯。
漁商聞遠(yuǎn)岸,煙火明古渡。下碇夜已深,上碕波不駐。
畏途信非一,離念紛難具。枕席有馀清,壺觴無與晤。
南方出蘭桂,歸日自分付。北窗留琴書,無乃委童孺。
春江足魚雁,彼此勤尺素。早晚到中閨,怡然兩相顧。
注釋參考
鶉服
猶鶉衣。 唐 駱賓王 《寒夜獨(dú)坐游子多懷簡知己》詩:“鶉服長悲碎,蝸廬未卜安?!?唐 權(quán)德輿 《祗役江西路上以詩代書寄內(nèi)》:“鶉服我久安,荊釵君所慕?!?/p>
荊釵
(1).荊枝制作的髻釵。古代貧家婦女常用之。 唐 李山甫 《貧女》詩:“平生不識(shí)繡衣裳,閒把荊釵亦自傷?!?明 潘紱 《老女吟》:“無端忽聽鄰家語,笑整荊釵獨(dú)閉門。”參見“ 荊釵布裙 ”。
(2).借指貧家婦女。 宋 范成大 《臘月村田樂府,分歲詞》:“荊釵勸酒仍祝愿:‘但愿尊前且強(qiáng)??!’” 元 房皞 《貧家女》詩:“持身但如冰雪清,德耀荊釵有令名?!?清 陳維崧 《減字木蘭花·歲暮燈下》詞:“零落而今,累汝荊釵伴藁砧?!?/p>
(3).指《荊釵記》。 元 柯丹丘 作?,F(xiàn)今流傳者多為 明 人改本。寫 宋 王十朋 與妻 錢玉蓮 雙雙拒絕權(quán)貴威逼,夫妻忠貞相愛的故事。 清 李漁 《比目魚·發(fā)端》:“ 劉旦 生來饒艷質(zhì), 譚生 一見鐘情極,默訂鸞凰人不識(shí)。遭母逼……演《荊釵》,雙雙沉溺。”按,此謂重演《荊釵記》故事,形容雙方愛情真摯。
權(quán)德輿名句,祗役江西路上以詩代書寄內(nèi)名句。注釋由系統(tǒng)生成,僅供參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