出自宋代晁補(bǔ)之《黃河》:
黃河嚙小吳,天漢失龜鱉。
靈原潭下藕爛死,只有菖蒲不生節(jié)。
白馬橋邊迎送胡,冀州斷道無來車。
新堤筑得高嵽嵲,舊堤杵聲未可絕。
注釋參考
白馬
(1).白色的馬?!蹲髠鳌ざü辍罚骸?公子地 有白馬四。公嬖 向魋 。 魋 欲之?!?三國 魏 曹植 《白馬篇》:“白馬飾金羈,連翩西北馳?!?明 高濂 《玉簪記·鬧會》:“分經(jīng)來白馬,洗鉢起黃龍。” 方然 《白色花·報信者》:“我底白馬喲!大風(fēng)來了,別讓細(xì)砂與你長長的鬃毛蒙住你底眼睛?!?/p>
(2).古代用白馬為盟誓或祭祀的犧牲?!妒酚洝翁蟊炯o(jì)》:“ 高帝 刑白馬盟曰:‘非 劉氏 而王,天下共擊之!’” 漢 趙曄 《吳越春秋·越王無余外傳》:“ 禹 乃東巡,登 衡岳 ,血白馬以祭?!?南朝 梁 劉勰 《文心雕龍·祝盟》:“騂毛白馬,珠盤玉敦,陳辭乎方明之下,祝告於神明者也。”
(3).古代以乘白馬表示有兇事。 唐 陳子昂 《祭孫府君文》:“白馬故人,青鳥送往?!?唐 李白 《古風(fēng)》之三一:“白馬 華山君 ,相逢 平原里 ?!眳⒁姟?白馬素車 ”。
(4).見“ 白馬氐 ”。
(5).古津渡名。在今 河南省 滑縣 北?!稇?zhàn)國策·趙策二》:“今 秦 以大王之力,西舉 巴蜀 ,併 漢中 ,東收兩 周 而西遷九鼎,守 白馬 之津?!薄俄n非子·初見秦》:“決 白馬 之口以沃 魏氏 ,是一舉而 三晉 亡,從者敗也?!?/p>
(6).古縣名。 春秋 衛(wèi)國 曹 (一作“漕”) 邑 。故治在今 河南省 滑縣 東?!度龂尽の褐尽の涞奂o(jì)》:“二月, 紹 ( 袁紹 )遣 郭圖 、 淳于瓊 、 顏良 攻 東郡 太守 劉延 于 白馬 ?!?/p>
(7).古驛名。 唐 末 朱全忠 殺 裴樞 等三十余人于此,并用 李振 言,沉其尸于 黃河 ,驛由此著名。 清 鈕琇 《觚賸·虎丘題詩》:“ 虞山 錢宗伯 ( 錢謙益 )以譴歸,有題詩 虎丘 刺之者曰:‘……昔去尚寬沉 白馬 ,今來應(yīng)悔賣 盧龍 ?!眳⒁姟?白馬清流 ”。
(8).復(fù)姓。見《通志·氏族四》。
迎送
迎來送往。 北齊 顏之推 《顏氏家訓(xùn)·風(fēng)操》:“北人迎送并至門,相見則揖,皆古之道也?!薄毒劳ㄑ浴だ祥T生三世報恩》:“一路迎送榮耀,自不必説。” 郁達(dá)夫 《超山的梅花》:“兩旁已經(jīng)有一處一處的梅林在迎送了?!币喾褐附浑H應(yīng)酬。 唐 鄭谷 《題慈恩寺默公院》詩:“春來老病厭迎送,翦卻牡丹栽野松?!?宋 范仲淹 《上執(zhí)政書》:“觀今之郡長,鮮克盡心,有尚迎送之勞,有貪燕射之逸?!?/p>
冀州
冀州 (Jìzhōu) 古九州之一,包括現(xiàn)在河北省、山西省、河南省黃河以北和遼寧省遼河以西的地區(qū) Ji prefecture斷道
(1).截斷道路;阻塞道路。 三國 魏 曹操 《上言破袁紹》:“從弟 濟(jì)陰 太守 敍 與 紹 書云:‘……便欲送璽,會 曹操 斷道?!薄稌x書·劉隗傳》:“ 周嵩 嫁女,門生斷道解廬,斫傷二人, 建康 左尉赴變,又被斫?!?唐 柳宗元 《行路難》之三:“飛雪斷道冰成梁,侯家熾炭雕玉房。”
(2).攔路搶劫。 梁斌 《紅旗譜》二四:“回去告訴老鄉(xiāng)親們!我 嚴(yán)運(yùn)濤 ,一不是砸明火,二不是斷道?!?/p>
無來
(1).不知所自來?!尔i冠子·tian{1|1}權(quán)》:“夫德知事之所成,成之所得,而后曰我能成之。成無為,得無來?!?/p>
(2).猶言無一來者。 晉 丘道護(hù) 《道士支曇諦誄》:“渟心獨(dú)得,標(biāo)想千仞。虛以應(yīng)物,無來不順?!?/p>
(3).沒有到來。 宋 蘇軾 《聞辯才法師復(fù)歸上天竺以詩戲問》:“昔年本不住,今者亦無來。此語竟非是,且食白楊梅。”
晁補(bǔ)之名句,黃河名句。注釋由系統(tǒng)生成,僅供參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