斡運玄機順應,真功就、三界圓融
出自元代王處一《滿庭芳 丹陽升霞作黃,醮罷憶師,遂作》:
的祖純陽,隨時顯異,密傳師父仙宗。
重陽憫化,遺教馬扶風。
斡運玄機順應,真功就、三界圓融。
垂光降,亡靈濟度,都在碧霄中。
諸公還悟解,頓拋俗海,體道皆同。
聚玄珠丹寶,返老還童。
定是超凡入圣,騰云外、光滿山東。
真無妄,汞成九轉(zhuǎn),直赴大羅宮。
注釋參考
斡運
斡運 (wòyùn) 訴說 tell;relate 斡運衷情玄機
玄機 (xuánjī) 佛家、道家稱奧妙的道理 (of Taoists) profound theory 神妙的機宜 mysterious principles 不露玄機順應
順應 (shùnyìng) 順著某種趨勢去適應 comply with;comform to 順應時代的潮流三界
(1).佛教指眾生輪回的欲界、se{1-1}界和無se{1-1}界。見《俱舍論·世分別品》。 晉 慧遠 《沙門不敬王者論·求宗不順化》:“三界流動,以罪苦為場?;M則因緣永息,流動則受苦無窮?!?唐 寒山 《詩》之二一三:“可畏三界輪,念念未曾息。” 宋 王安石 《望江南·歸依三寶贊》詞:“三界里,有取總災危?!?清 龔自珍 《最錄<列子>》:“ 莊子 見道十三四, 列子 見道十七八,丁da{1*1}法之未東,皆未脫離三界。”道教沿用其說而稍異。 唐 呂巖 《敲爻歌》:“似此逍遙多快樂,遨游三界最清奇?!?/p>
(2).猶三屆,三期。《元史·選舉志二》:“都監(jiān)歷三界,陞務使,一周歲為滿,月日不及者通理。務使歷三界,陞提領(lǐng)?!?/p>
圓融
(1).佛教語。破除偏執(zhí),圓滿融通。《楞嚴經(jīng)》卷十七:“ 如來 觀地、水、火、風,本性圓融,周徧法界,湛然常住?!?宋 蘇軾 《答子由頌》:“五藴皆非四大空,身心河岳盡圓融。” 葉圣陶 《倪煥之》十四:“眼前的愁煩是蛻化期間應有的苦悶,超越了這一段期間,自然會入于圓融無礙的境界?!?/p>
(2).通融。《舊五代史·唐書·明宗紀二》:“天下節(jié)度、防御使,除正、至、端午、降誕四節(jié)量事進奉,達情而已。自於州府圓融,不得科斂百姓?!?/p>
(3).猶圓通。指文辭周密暢達。 清 黃宗羲 《與李杲堂陳介眉書》:“ 萬充宗 傳諭:以 高旦中 誌銘中有兩語,欲弟易之,稍就圓融。”
王處一名句,滿庭芳 丹陽升霞作黃,醮罷憶師,遂作名句。注釋由系統(tǒng)生成,僅供參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