蕙賬曉寒飛鶴怨,桃源春盡落花濃
出自宋代陳襄《經(jīng)武夷山》:
萬疊層巒接遠(yuǎn)空,瑞云晴靄氣溶溶。
高于太華五千仞,秀出巫陽十二峰。
蕙賬曉寒飛鶴怨,桃源春盡落花濃。
鸞凰一嘯最深處,仙客樓臺有幾重。
注釋參考
鶴怨
南朝 齊 孔稚珪 《北山移文》:“蕙帳空兮夜鶴怨,山人去兮曉猨驚?!币庵^鶴因隱士出山、蕙帳空空而愁怨。后以“鶴怨”指期待著歸隱的人。 唐 李商隱 《贈宗魯笻竹杖》詩:“鶴怨朝還望,僧閒暮有期?!?宋 蘇軾 《李杞寺丞見和前篇復(fù)用元韻答之》:“人生何者非蘧廬,故山鶴怨秋猿孤?!?清 馮登府 《浪淘沙·落葉》詞:“飄泊任高低,鶴怨鵑啼。斷腸人在小窗西。”
桃源
(1).“ 桃花源 ”的省稱。 南朝 陳 徐陵 《山齋詩》:“桃源驚往客,鶴嶠斷來賓?!?唐 杜甫 《北征》詩:“緬思桃源內(nèi),益嘆身世拙?!?明 張煌言 《贈盧牧舟大司馬》詩:“ 并州 正有來蘇望,忍説桃源可避 秦 ?!?鄒韜奮 《萍蹤憶語》二八:“他們?nèi)狈ο喈?dāng)?shù)膴蕵?,du{1-1}博也是一條出路。所以有許多都在這里面尋覓他們的桃源?!眳⒁姟?桃花源 ”。
(2).指 桃源洞 。 唐 李涉 《贈長安小主人》詩:“仙路迷人應(yīng)有術(shù), 桃源 不必在深山?!?元 任昱 《清江引·題情》曲:“ 桃源 水流清似玉,長恨因緣誤?!眳⒁姟?桃源洞 ”。
(3). 宋 時(shí) 臨安縣 嘉會門 外 泠水峪 ,夾山多桃花,中有流水,人稱 桃源 ,為都人游集之地。 蘇軾 《介亭餞楊杰次公》詩“丹青明滅 風(fēng)篁嶺 ,環(huán)佩空響 桃花源 ” 查慎行 注引 元 潛說友 《咸淳臨安志》:“ 泠水峪 在 嘉會門 外,夾山多桃花,中有流水,為城南勝概,舊呼 桃源 ,游人多集焉?!?/p>
春盡
(1).春去,春天結(jié)束。《公羊傳·哀公十四年》“薪采者也” 漢 何休 注:“金主芟艾,而正以春盡木火當(dāng)燃之際,舉此為文,知庶人采樵薪者?!?唐 柳宗元 《別舍弟宗一》詩:“ 桂嶺 瘴來云似墨, 洞庭 春盡水如天?!薄哆|史·營衛(wèi)志中》:“弋獵網(wǎng)鉤,春盡乃還?!?/p>
(2).謂青春逝去或容顏衰減。 明 高啟 《聽教坊舊妓郭芳卿弟子陳氏歌》詩:“閉門春盡無人問,縞袂春裙不理妝?!?/p>
陳襄名句,經(jīng)武夷山名句。注釋由系統(tǒng)生成,僅供參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