出自近現(xiàn)代馬一浮《雜感》:
林臥逃喧厭鳥鳴,笙竽絕耳瑟無聲。
黃鸝百舌俱聽遍,更有昏鴉噪晚晴。
注釋參考
黃鸝
鳥名。身體黃色,自眼部至頭后部黑色,嘴淡紅色。叫的聲音很好聽,常被飼養(yǎng)作籠禽。吃森林中的害蟲,對(duì)林業(yè)有益。也叫鸧鹒或黃鶯。 南朝 梁 何遜 《石頭答庾郎丹》詩(shī):“黃鸝隱葉飛,蛺蝶縈空戲。” 唐 杜甫 《絕句》之二:“兩箇黃鸝鳴翠柳,一行白鷺上青天?!?曹禺 《王昭君》第一幕:“四月天,黃鸝低鳴?!?/p>
百舌
鳥名。善鳴,其聲多變化。《淮南子·說山訓(xùn)》:“人有多言者,猶百舌之聲?!?高誘 注:“百舌,鳥名,能易其舌效百鳥之聲,故曰百舌也。以喻人雖多言無益於事也?!?唐 陸翚 《送胡八弟》詩(shī):“孤帆影入江煙盡,百舌聲流浦樹新?!?宋 蘇軾 《安國(guó)寺尋春》詩(shī):“臥聞百舌呼春風(fēng),起尋花柳村村同。” 清 陳維崧 《桃源憶故人·重游惠山寄暢園懷秦對(duì)巖檢討》詞:“莫聽 楚 天百舌,千里同明月?!眳⒁姟?百舌鳥 ”。
鴉噪
鴉鳥喧噪。 唐 李賀 《莫愁曲》:“草生隴坂下,鴉噪城堞頭?!?金 元好問 《十月登豐山》詩(shī):“邨墟帶晚鴉噪合,林壑得霜煙景分?!?清 李孚青 《棗巷行》之八:“樹中有鴉噪,婦已懸絲繩?!?/p>
晚晴
(1).謂傍晚晴朗的天色。 南朝 梁 何遜 《春暮喜晴酬袁戶曹苦雨》詩(shī):“振衣喜初霽,褰裳對(duì)晚晴。” 唐 高適 《同崔員外綦毋拾遺九日宴京兆府李士曹》詩(shī):“晚晴催翰墨,秋興引《風(fēng)》《騷》?!?明 唐寅 《題畫》詩(shī):“草閣吟秋倚晚晴,云山滿目夕陽(yáng)明。”
(2).比喻晚年處境優(yōu)裕。《新民晚報(bào)》1987.2.24:“他呢,笑談白頭逢盛年,人間重晚晴?!?/p>
馬一浮名句,雜感名句。注釋由系統(tǒng)生成,僅供參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