出自宋代佚名《六州》:
承景運(yùn),天子奉明堂。
玉燭應(yīng),金飚動,萬寶盈箱。
嚴(yán)法駕、天路龍?bào)J。
采仗迎祥。
日色動扶桑。
款清廟、我誠將。
回御八鸞鏘。
於皇仁孝,祖宗來顧,熙于四極,令問載無疆。
躬嚴(yán)配、笙鏞奏鳳來翔。
瑞煙起,浮帝袞,玉步間天香。
升重宇、壁玉華光。
桂流觴。
神虞夕照熉黃。
九霄鳴佩下清廂。
齊拱太微傍。
群心同愿,長臨路寢,三年講禮,顯祀文王。
注釋參考
嚴(yán)配
謂祭天時以先祖配享。語本《孝經(jīng)·圣治》:“孝莫大於嚴(yán)父,嚴(yán)父莫大於配天?!?南朝 梁 王屮 《頭陀寺碑文》:“祖武宗文之德,昭升嚴(yán)配;格天光表之功,弘啟興服?!薄端鍟奂o(jì)上》:“朕獲奉祖宗,欽承景業(yè),永惟嚴(yán)配,思隆大典?!?宋 王禹偁 《謝加上柱國表》:“今者伏遇皇帝陛下,躬修禋祀,嚴(yán)配祖宗,率由舊章?!?/p>
笙鏞
亦作“ 笙庸 ”。古樂器名。鏞,大鐘?!稌ひ骛ⅰ罚骸绑乡O以間,鳥獸蹌蹌?!?孔穎達(dá) 疏:“吹笙繫鐘,更迭而作?!?孫星衍 注引 鄭玄 曰:“東方之樂謂之笙。笙,生也,東方生長之方,故名樂為笙也。西方之樂謂之庸。庸,功也,西方物熟有成功。亦謂之頌,頌亦是頌其成也?!?唐 魏徵 《五郊樂章·赤帝微音》:“博碩斯薦,笙鏞備舉。” 明 呂天成 《齊東絕倒》第一出:“今日這旌善除兇,兩階干羽,六律笙鏞。” 清 侯方域 《擬上遣官致祭先師孔子闕里群臣謝表》:“風(fēng)生 泗水 ,初傳元運(yùn)之笙鏞;神降 尼丘 ,永式遐心之金玉?!?/p>
佚名名句,六州名句。注釋由系統(tǒng)生成,僅供參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