何以見得,禪歸海,經(jīng)歸藏
出自宋代釋祖欽《偈頌一百二十三首》:
暈入靈犀,胎含老蚌。
正好修竹,正好供養(yǎng)。
有人於此,拂袖便行,腳跟下已吃三十拄杖。
何以見得,禪歸海,經(jīng)歸藏。
注釋參考
何以
何以 (héyǐ) 用什么 how 何以教我 為什么 why 何以出爾反爾見得
見得 (jiàndé) 看得出來(lái);可以確定 seem;appear 怎么見得他會(huì)輸?歸藏
(1).三《易》之一,相傳為 黃帝 所作?!吨芏Y·春官·大卜》:“掌三《易》之法,一曰《連山》,二曰《歸藏》,三曰《周易》?!?賈公彥 疏:“此《歸藏易》,以純坤為首,坤為地,故萬(wàn)物莫不歸而藏於中,故名為《歸藏》也?!?漢 桓譚 《新論》:“《歸藏》四千三百言……藏于太卜。”《隋書·經(jīng)籍志一》:“《歸藏》十三卷, 晉 太尉 薛貞 注…… 漢 初已亡,案 晉 《中經(jīng)》有之,唯載卜筮,不似圣人之旨?!?元 張可久 《滿庭芳·金華道中》曲:“數(shù)前程掐得箇《歸藏》卦。”
(2).斂藏。《素問·六元正紀(jì)大論》:“太陽(yáng)所至,為寒府,為歸藏?!?王冰 注:“物寒故歸藏也?!?高士宗 注:“內(nèi)歸藏密也?!?/p>
歸葬。 唐 王勃 《為原州趙長(zhǎng)史請(qǐng)為亡父度人表》:“今者歸藏有日,先遠(yuǎn)戒期?!?明 高攀龍 《泰伯廟碑》:“蓋 梅里 平墟 為 泰伯 端委之地, 皇山 為歸藏之地?!?/p>
釋祖欽名句,偈頌一百二十三首名句。注釋由系統(tǒng)生成,僅供參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