出自宋代李處權(quán)《次韻巽老》:
風(fēng)前竹干須料理,雨后蝸涎費掃除。
北客經(jīng)過無好語,南州騷悄少安居。
雄稱百萬空扛鼎,功蓋三分漫顧廬。
識字信為憂患始,鄴侯何必萬簽書。
注釋參考
百萬
百萬 (bǎiwàn) million 一百個萬;一千個千,實數(shù) 虛指,言數(shù)量極多 伏尸百萬?!稇?zhàn)國策·魏策》 今操已擁百萬之眾?!度龂尽ぶT葛亮傳》 毛先生以三寸之舌,強于百萬之師?!妒酚洝て皆萸淞袀鳌?h3>扛鼎(1).舉鼎。《吳子·料敵》:“力輕扛鼎,足輕戎馬。”《文選·王融<三月三日曲水詩序>》:“彯搖武猛,扛鼎揭旗之士。” 劉良 注:“扛、揭,皆舉也?!?清 薛雪 《一瓢詩話》:“若七古則一韻為難,茍非筆力扛鼎,無不失之板腐?!?/p>
(2).比喻攘奪國家政權(quán)?!稌x書·明帝紀論》:“ 晉 氏不虞,自中流外,五胡扛鼎,七廟隳尊?!?/p>
(3).比喻有大才,能負重任。 明 張煌言 《祭監(jiān)國魯王表文》:“徒藴扛鼎之懷,愈抱號弓之痛?!?/p>
(4).《史記·項羽本紀》:“ 籍 長八尺餘,力能扛鼎。”后因以“扛鼎”指代 項羽 。 金 史肅 《過九里山》詩:“斷蛇扛鼎兩爭雄,陳跡荒涼萬事空。”
三分
(1).謂一分為三?!蹲髠鳌は骞荒辍罚骸叭止遥饔衅湟?。”《三國志·蜀志·諸葛亮傳》:“今天下三分, 益州 罷弊,此誠危急存亡之秋也?!?清 唐孫華 《涿州懷古》詩:“三分 巴蜀 功成后,魂魄猶應(yīng)戀故都。”
(2).指 三國 史話。 宋 孟元老 《東京夢華錄·京瓦伎藝》:“ 霍四究 説《三分》, 尹常 賣《五代史》?!?/p>
(3).十分之三。 元 本 高明 《琵琶記·牛小姐盤夫》:“到如今,骨自道且説三分話,不肯全拋一片心?!?茅盾 《子夜》十七:“他們是不肯隨便放過的,況又有三分酒遮了臉。”
十份中的三份。《詩·召南·摽有梅》“其實七兮” 唐 孔穎達 疏:“此梅雖落,其實十分之中尚七未落,已三分落矣?!?/p>
顧廬
三國 蜀 劉備 三顧 諸葛亮 于草廬之中,咨以當世之事。見《三國志·蜀志·諸葛亮傳》后因以“顧廬”為訪賢之典故。 宋 王闢之 《澠水燕談錄·高逸》:“負鼎叩角,顧廬筑巖,各由其時。不失其道,在我而已,何常之有?!眳⒁姟?三顧草廬 ”。
李處權(quán)名句,次韻巽老名句。注釋由系統(tǒng)生成,僅供參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