吹萬著形兆
出自南北朝江淹《雜體詩 孫廷尉綽雜述》:
太素既已分。
吹萬著形兆。
寂動茍有源。
因謂殤子夭。
道喪涉千載。
津梁誰能了。
思乘扶接受翰。
卓然凌風矯。
靜觀尺棰義。
理足未嘗少。
冏冏秋月明。
憑軒詠堯老。
浪跡無蚩妍。
然后君子道。
領略歸一致。
南山有綺皓。
交臂久變化。
傳火乃薪草。
亹亹玄思清。
胸中去機巧。
物我俱忘懷。
可以狎鷗鳥。
注釋參考
吹萬
(1).《莊子·齊物論》:“夫吹萬不同,而使其自己也?!背尚⑹瑁骸帮L唯一體,竅則萬殊。”吹,指風而言;萬,萬竅。謂風吹萬竅,發(fā)出各種音響。 宋 蘇軾 《颶風賦》:“嗚呼,小大出於相形,憂喜因於相遇。昔之飄然者,若為巨耶?吹萬不同,果足怖耶?” 金 黨懷英 《睡覺門外霜風過》詩:“始知天籟非人籟,吹萬由來果不同?!?/p>
(2).比喻恩澤廣被天下。 南朝 宋 謝靈運 《九日從宋公戲馬臺集送孔令》詩:“在宥天下理,吹萬羣方悅。” 唐 王起 《元日觀上公獻壽賦》之二:“故知我道化無疆,德風吹萬,皇猷大啟,青陽始建?!?/p>
形兆
(1).征兆;形跡。 漢 王充 《論衡·明雩》:“況雨無形兆,深藏高山,人君雩祭,安得耐之?” 唐 吳兢 《貞觀政要·論擇官》:“何謂六正?一曰萌芽未動,形兆未見,昭然獨見存亡之機,得失之要?!?/p>
(2).指具有種種表象的物質(zhì)世界。 漢 班固 《bai{1*1}虎通·天地》:“始起先有太初,后有太始,形兆既成,名曰太素?!?南朝 梁 江淹 《雜體詩·孫廷尉雜述》:“太素既已分,吹萬著形兆?!?明 夏完淳 《許元度自序》詩:“君子清玄思,無名去形兆。”
江淹名句,雜體詩 孫廷尉綽雜述名句。注釋由系統(tǒng)生成,僅供參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