閱世三兵火,傳心幾佛燈
出自宋代翁森《送行可和尚游雁宕》:
靈運平生屐,如何一瘦藤。
夕陽紅葉寺,秋雨白頭僧。
閱世三兵火,傳心幾佛燈。
詎押金還記我,曾向此山登。
注釋參考
閱世
經(jīng)歷時世。 唐 劉禹錫 《宿誠禪師山房題贈》詩之二:“視身如傳舍,閲世甚東流?!?宋 蘇軾 《樓觀》詩:“門前古碣臥斜陽,閲世如流事可傷?!?清 鈕琇 《觚賸·石言》:“﹝ 端溪 石硯﹞端凝靜默,有勵俗之守焉;厚重不毀,有閲世之壽焉?!?季羨林 《西諦先生》:“我們當時差不多都才二十歲左右,閱世未深,尚無世故,正是天不怕,地不怕的時候?!?/p>
兵火
兵火 (bīnghuǒ) 戰(zhàn)爭 war 其時日夜兵火交迫?!稄V州軍務(wù)記》 指戰(zhàn)爭所造成的火災(zāi) fire accident caused by war 我想,這些譯稿,也許去年已被兵火燒掉了。——魯迅《為了忘卻的記念》傳心
(1).佛教禪宗指傳法。初祖 達摩 來華,不立文字,直指人心,謂法即是心,故以心傳心,心心相印。見 唐 希運 《傳心法要》。 唐 王維 《同崔興宗送瑗公》詩:“一施傳心法,惟將戒定還。” 唐 齊己 《荊渚逢禪友》詩:“閒吟莫忘傳心祖,曾立階前雪到腰。” 宋 計有功 《唐詩紀事·裴休》:“ 休 會昌 中官於 鐘陵 ,請 運 ( 希運 )至郡,以所解一篇示之。師不顧曰:‘若形於紙墨,何有吾宗!’ 休 問其故。曰:‘上乘之印,唯是一心,更無別法……’ 休 録之為《傳心法要》云?!?清 道霈 《重刊<壇經(jīng)>緣起》:“佛佛出世,祖祖?zhèn)餍??!?/p>
(2).指儒家的道統(tǒng)傳授。 宋 何坦 《西疇常言》:“道統(tǒng)之傳自 堯 舜 ,《書》雖載‘精一’傳心,而學之名未著也?!?/p>
佛燈
供于佛前的燈火。 宋 蘇軾 《是日宿水陸寺寄北山清順僧》詩之一:“農(nóng)事未休侵小雪,佛燈初上報黃昏。”《西游記》第十七回:“萬籟聲寧,千山鳥絶。溪邊漁火息,塔上佛燈昏?!?清 龔自珍 《一痕沙·錄言》詞:“高閣佛燈青,替鈔經(jīng)?!?/p>
翁森名句,送行可和尚游雁宕名句。注釋由系統(tǒng)生成,僅供參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