出自宋代陳普《詠史下司馬攸》:
咫尺含章路不通,桃符渾不記臨終。
青州政似恒三代,何用依依紞勗。
注釋參考
咫尺
咫尺 (zhǐchǐ) 比喻相距很近 very close 天威不違顏咫尺?!蹲髠鳌べ夜拍辍?咫尺之遙 比喻微小 small 無咫尺之功含章
(1).包含美質(zhì)?!兑住だぁ罚骸傲驴韶?。” 孔穎達(dá) 疏:“章,美也?!薄度龂尽の褐尽す軐巶鳌罚骸昂滤刭|(zhì),冰絜淵清?!?唐 柳宗元 《唐故衡州刺史東平呂君誄》:“進(jìn)於禮司,奮藻含章?!?宋 司馬光 《體要疏》:“夫豈皆習(xí)見成俗以為當(dāng)然,其亦有含章懷寶,待唱而發(fā)者也?!?/p>
(2).指 曹丕 的九把刀劍之一。 南朝 梁 劉勰 《文心雕龍·銘箴》:“ 魏文 九寶,器利辭鈍?!?范文瀾 注:“ 魏 曹丕 《典論·劍銘》‘余好擊劍……以為寶器九。劍三:一曰飛景,二曰流采,三曰華鋒。刀三:一曰靈寶,二曰含章,三曰素質(zhì)。匕首二:一曰清剛,二曰揚(yáng)文。靈陌刀一:曰龍鱗。因姿定名,以銘其柎?!?/p>
(3).見“ 含章殿 ”。
不通
(1).阻塞;不通達(dá)。《左傳·成公十三年》:“東道之不通,則是 康公 絶我好也?!薄冻o·九辯》:“閔奇思之不通兮,將去君而高翔?!?/p>
(2).不相往來?!度龂尽の褐尽り愃纪踔矀鳌罚骸敖一殒挪煌ǎ值芄越~。”
(3).不共同使用?!抖Y記·內(nèi)則》:“外內(nèi)不共井,不共湢浴,不通寢席,不通乞假,男女不通衣裳。”
(4).不明白;不了解?!稘h書·哀帝紀(jì)》:“皇天降非材之佑, 漢 國再獲受命之符,朕之不德,曷敢不通!” 三國 魏 阮籍 《為鄭沖勸晉王箋》:“ 沖 等不通大體,敢以陳聞?!?王愿堅 《普通勞動者》:“說著,他動了真氣,象不屑于和這個不通情理的人說話似的,一翻身躺下去?!?/p>
(5).謂學(xué)識淺陋。 漢 王充 《論衡·別通》:“夫通人猶富人,不通者猶貧人也。俱以七尺為形,通人胸中懷百家之言,不通者空腹無一牒之誦?!?/p>
(6).謂文理悖謬不順。 北齊 顏之推 《顏氏家訓(xùn)·音辭》:“是為一論物體,一就人情,殊不通矣?!?清 錢泳 《履園叢話·科第·鼎甲》:“邑宰見其文,以為不通,貼文於照墻,不取。”
桃符
桃符 (táofú) 古時掛在大門上的兩塊畫著門神或?qū)懼T神名字,用于避邪的桃木板。后在其上貼春聯(lián) peach wood charms hung on the gate during lunar New Year 借代春聯(lián) Spring Festival couplets臨終
[approach one's end;immediately before one's death;be on one’s deathbed] 人即將死亡
臨終囑咐
詳細(xì)解釋將死?!逗鬂h書·祭肜傳》:“﹝ 祭肜 ﹞臨終謂其子曰:‘吾蒙國厚恩,奉使不稱,微績不立,身死誠慚恨。’” 晉 潘岳 《夏侯常侍誄》:“臨終遺誓,永錫爾類?!?宋 梅堯臣 《寧陵阻風(fēng)雨寄都下親舊》詩:“母當(dāng)臨終時,囑我貧莫羞。”《儒林外史》第六回:“這兩套衣服和這銀子,是二老爺臨終時説下的,送與大老爺做個遺念。” 周而復(fù) 《上海的早晨》第三部一:“父親生前也特別喜歡他,臨終辰光還再三囑咐,叫他不要忘記照顧這個小弟弟。”
陳普名句,詠史下司馬攸名句。注釋由系統(tǒng)生成,僅供參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