出自宋代釋印肅《加頌蜀僧雪頌》:
免使從前業(yè)浪奔,直入圓音普眼門。
賓主歷然誰委悉,不是通方莫與論。
注釋參考
賓主
賓主 (bīnzhǔ) 賓客和主人 guest and host 賓主共進午餐歷然
清晰貌。 南朝 宋 謝靈運 《答法勖問》:“果荃蹏歷然,何疑紛錯?魚兔既獲,群黎以濟?!?唐 劉知幾 《史通·論贊》:“ 固 之總述,合在一篇,使其條貫有序,歷然可閲。” 清 黃宗羲 《<明儒學案>序》:“於是為之分源別派,使其宗旨歷然?!?魯迅 《墳·人之歷史》:“上自單幺,近迄人類,會成一統(tǒng),徵信歷然。”
委悉
(1).細說。 南朝 齊 蕭子良 《與孔中丞書》:“翰跡易煩,終不盡意,比見君,別更委悉也?!薄赌淆R書·豫章文獻王嶷傳》:“頃見汝自更委悉,書不欲多及?!?/p>
(2).詳細知曉?!段簳ろn麒麟傳》:“卿等之文,朕自委悉;中省之品,卿等所謂?!?唐 趙元一 《奉天錄》卷三:“顧視城中,無不委悉?!?/p>
(3).詳盡。《新唐書·吳湊傳》:“ 令狐彰 、 田神功 等繼沒,其下乘喪挾兵,輒偃蹇搖亂。 湊 持節(jié)至 汴 滑 ,委悉慰説?!?清 王夫之 《讀四書大全說·論語·鄉(xiāng)黨篇一》:“則《鄉(xiāng)黨》一篇,直是仙人手中扇,不消如此説得委悉矣?!?/p>
不是
不是 (bù shì) 錯誤;過失 mistake;faul 是吾不是處。——清·林覺民《與妻書》 否定判斷 be not 現(xiàn)在不是講話的時候通方
(1).通曉道術?!稘h書·韓安國傳》:“通方之士,不可以文亂?!?顏師古 注:“方,道也?!?/p>
(2).指通曉為政之道。 宋 葉適 《定山瓜步石跋三堡塢狀》:“伏乞朝廷速賜選擇總練通方老於智謀之士,前來 建康 ,糾剔某妄作疏漏之失?!?/p>
(3).共通的道理。《后漢書·王充王符等傳論》:“數(shù)子之言當世失得皆究矣,然多謬通方之訓,好申一隅之説?!?宋 曾鞏 《代皇子免延安郡王第一表》:“庶幾識古今之通方,知國家之大體?!?/p>
(4).變通;靈活?!抖古镩e話·首陽山叔齊變節(jié)》:“只因 伯夷 生性孤僻,不肯通方,父親道他不近人情,沒有容人之量。” 李劼人 《天魔舞》第十九章:“外國人不比 中國 人通方,你既當面同他講了,他就得跟你當面交待?!?/p>
(5).指不限于一經(jīng)一論的研究方法。 呂澂 《中國佛學源流略講》第六講:“這種不限于一經(jīng)一論的研究方法,叫作‘通方’,即通達一切?!?/p>
釋印肅名句,加頌蜀僧雪頌名句。注釋由系統(tǒng)生成,僅供參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