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學(xué)之興,亦既象物
出自宋代岳珂《仁宗皇帝二詩御漢體書贊》:
鴻荒有開,昉頡鳥跡。
字學(xué)之興,亦既象物。
漢有議郎,曰臣蔡邕。
帛書發(fā)奇,出淳古蹤。
千齡寥寥,嗣響逾邈。
貞觀御床,淳化秘閣。
云漢之章,施于仁皇。
劂維天葩,源宋跨唐。
萬幾燕閒,萬是肆筆。
弛張異用,游戲如一。
士俗之成,玄默自躬。
見于首篇,尚絅之風(fēng)。
安不忘危,尤示注意。
筆墨之余,又形拊髀。
慶歷之治,太平極功。
帝心所存,天地與同。
春朝鳴珂,秋塞沈柝。
一視之仁,昭此圣學(xué)。
海岳八極,羲娥九霄。
媲于寶藏,萬世見堯。
注釋參考
字學(xué)
(1).小學(xué),文字學(xué)。 唐 封演 《封氏聞見記·文字》:“故《説文》至今為字學(xué)之宗?!?南唐 劉崇遠(yuǎn) 《金華子雜編》卷上:“﹝ 段成式 ﹞牧 廬陵 日,常游山寺。讀一碑文,不識其間兩字……客有以此兩字遍諮字學(xué)之眾,實(shí)無有識者?!?元 陸友 《研北雜志》卷下:“ 晉 宋 人書法妙絶,未必盡曉字學(xué)……又 韓擇木 八分以擅名,謂之不識字,是也?!?/p>
(2).關(guān)于書法的學(xué)問。 唐 王建 《贈太虛盧道士》詩:“書賣八分通字學(xué),丹燒九轉(zhuǎn)定人年。”《宣和書譜·王邃》:“大抵字學(xué)之玅, 晉 人得之為多,而 王 氏之學(xué)尤盛焉。”
象物
(1).謂取法于物象;描摹物象。《左傳·宣公三年》:“昔 夏 之方有德也,遠(yuǎn)方圖物,貢金九牧,鑄鼎象物,百物而為之備,使民知神姦。” 杜預(yù) 注:“象所圖物,著之於鼎。” 南朝 梁 劉勰 《文心雕龍·才略》:“ 荀況 學(xué)宗,而象物名賦,文質(zhì)相稱,固巨儒之情也?!?唐 韓愈 《謝自然詩》:“余聞古 夏后 ,象物知神姦?!?清 侯方域 《南省試策》之五:“今夫文章者……有象物之體,有抒情之體。”
(2).指畫有各類不同物象的旗幟?!蹲髠鳌ば辍罚骸鞍俟傧笪锒鴦?,軍政不戒而備。” 杜預(yù) 注:“物,猶類也?!?孔穎達(dá) 疏:“類,謂旌旗畫物類也。百官尊卑不同,所建各有其物,象其所建之物而行動。” 南朝 宋 顏延之 《三月三日曲水詩序》:“國容眡令而動,軍政象物而具?!?/p>
(3).指麟、鳳、龜、龍四靈。《周禮·春官·大司樂》:“六變而致象物及天神?!?鄭玄 注:“象物,有象在天,所謂四靈者。天地之神,四靈之知,非德至和則不至?!抖Y運(yùn)》曰:‘何謂四靈?麟、鳳、龜、龍,謂之四靈?!?南朝 宋 顏延之 《宋文皇帝元皇后哀策文》:“謂道輔仁,司化莫晣;象物方臻,眡祲告沴?!?/p>
岳珂名句,仁宗皇帝二詩御漢體書贊名句。注釋由系統(tǒng)生成,僅供參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