出自宋代李洪《橘》:
皇樹擅芳傳楚頌,厥包錫貢紀(jì)荊揚(yáng)。
逾淮易質(zhì)從為枳,書尾重題未降霜。
四老何須隱商嶺,千奴誰為種龍陽。
遙憐陸績懷嘉實,歸奉慈顏滿袖香。
注釋參考
四老
四位老人。指 商山 四皓。 唐 張說 《贈崔公》詩:“我聞 西漢 日,四老 南山 幽?!?唐 杜牧 《題商山四皓廟一絕》:“南軍不袒左邊袖,四老安 劉 是滅 劉 ?!?金 蕭貢 《漢歌》:“三杰相須立人紀(jì),四老仍來安太子?!眳⒁姟?四皓 ”。
何須
猶何必,何用。 三國 魏 曹植 《野田黃雀行》:“利劍不在掌,結(jié)友何須多?” 唐 封演 《封氏聞見記·敏速》:“宰相曰:‘七千可為多矣,何須萬?’” 宋 賀鑄 《臨江仙》詞:“何須繡被,來伴擁蓑眠?” 魯迅 《華蓋集·導(dǎo)師》:“青年又何須尋那掛著金字招牌的導(dǎo)師呢?”
商嶺
即 商山 。 唐 黃滔 《蔣先輩啟》:“ 相如 徵出于 上林 , 賈誼 召來于 宣室 ,不然者隱于 商嶺 ,棲向 傅巖 ,克俟搜羅,直膺夢寐?!?唐 張喬 《題鄭侍御藍(lán)田別業(yè)》詩:“小徑通 商嶺 ,高窗見 杜陵 ?!眳⒁姟?商山四皓 ”。
千奴
見“ 千頭木奴 ”。
龍陽
指 戰(zhàn)國 魏 男寵 龍陽君 。據(jù)《戰(zhàn)國策·魏策四》載: 魏王 與 龍陽君 共船而釣 龍陽君 得十馀魚而涕下,王問故,對曰:“臣之始得魚也,臣甚喜,后得又益大,今臣直欲棄臣前之所得矣。今以臣兇惡,而得為王拂枕席……四海之內(nèi),美人亦甚多矣,聞臣之得幸於王也,必褰裳而趨王。臣亦猶曩臣之前所得之魚也,臣亦將棄矣,臣安能無涕出乎?”王乃令四境之內(nèi),有敢言美人者族。 三國 魏 阮籍 《詠懷》之十二:“昔日繁華子, 安陵 與 龍陽 ?!焙笠蛞浴褒堦枴敝改猩!都t樓夢》第九回:“﹝ 薛蟠 ﹞偶動了 龍陽 之興,因此,也假説來上學(xué)?!?清 袁枚 《隨園隨筆·史家好言猥褻》:“《北史》既稱 辛德源 與 裴讓之 均為名臣矣,又稱其相愛有 龍陽 之好?!眳⒁姟?斷袖 ”。
李洪名句,橘名句。注釋由系統(tǒng)生成,僅供參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