定似香山老居士,世緣終淺道根深
出自宋代蘇軾《軾以去歲春夏,侍立邇英,而秋冬之交,子由》:
微生偶脫風波地,晚歲猶存鐵石心。
定似香山老居士,世緣終淺道根深。
注釋參考
香山
(1).山名。(1)在今 河南省 洛陽市 龍門山 之東。 唐 白居易 曾在此筑石樓,自號 香山居士 。(2)在 江蘇省 吳縣 西南。相傳 吳王 種香處。下有采香徑。(3) 北京市 西郊 西山 山嶺之一。主峰 鬼見愁 ,形勢峻拔。名勝古跡有 碧云寺 、 靜宜園 、 雙清別墅 、 香山寺 、 朝陽洞 等。園林清幽,景色宜人。為京郊游覽勝地。
(2). 洛陽 龍門山 上 香山寺 的省稱。 唐 白居易 《修香山寺記》:“ 洛 都四郊,山水之勝, 龍門 首焉; 龍門 十寺,觀游之勝, 香山 首焉?!眳⒁姟?香山寺 ”。
居士
居士 (jūshì) 舊時出家人對在家信佛的人的泛稱 lay Buddhist 古代稱有德才而隱居不仕或未仕的人 hermit世緣
俗緣。謂人世間事。 唐 錢起 《過桐柏山》詩:“投策謝歸途,世緣從此遣。” 宋 蘇軾 《次韻絕句各述所懷》之四:“定似 香山 老居士,世緣終淺道根深?!?明 屠隆 《綵毫記·訪道仙翁》:“只是此人未盡世緣,還遭國難,既得真訣,涉世也無妨?!?清 紀昀 《閱微草堂筆記·姑妄聽之二》:“非道力堅定,多不敢輕涉世緣,恐浸淫而不自覺也?!?/p>
道根
(1).治道的根本。 漢 荀悅 《申鑒·政體》:“恕者,仁之術也;正者,義之要也。至哉,此謂道根!萬化存焉爾?!?/p>
(2).修道的根底。 宋 蘇軾 《軾以去歲春夏侍立邇英而秋冬之交子由相繼入侍次韻絕句四首各述所懷》之四:“定似 香山 老居士,世緣終淺道根深?!薄独蠚堄斡洝返谑换兀骸熬褪?璵姑 ,道根尚淺,也該留心的為是?!?老舍 《老張的哲學》第二三:“姑娘,我看你沉靜秀美,道根決不淺,假如你愿意隨我修持,你叔父的錢是不難籌措。”
蘇軾名句,軾以去歲春夏,侍立邇英,而秋冬之交,子由名句。注釋由系統(tǒng)生成,僅供參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