出自宋代釋文珦《曉步十韻示山友》:
隱居絕他營,曉步緣澗壑。
水深魚影閒,林密鳥聲樂。
晴空極清明,孤云何住著。
原窮得危磴,路轉(zhuǎn)見橫彴。
嘯響空谷傳,吟情古靈覺。
所遇皆隱淪,論心遺厚薄。
大山無小草,忘世勝大藥。
余生豈須計(jì),此興諒非錯(cuò)。
其適在閒曠,何用嫌落魄。
書此以告君,狂言君勿噱。
注釋參考
空谷
空曠幽深的山谷。多指賢者隱居的地方?!对姟ば⊙拧ぐ遵x》:“皎皎白駒,在彼空谷。” 孔穎達(dá) 疏:“賢者隱居,必當(dāng)潛處山谷?!薄稌x書·龔玄之傳》:“夫哲王御世,必搜揚(yáng)幽隱。故空谷流縶維之詠,丘園旅束帛之觀。” 宋 蘇軾 《謫居三適·夜臥濯足》詩:“今我逃空谷,孤城嘯鵂鶹?!?鄭澤 《佩忍初來長沙游麓山即席奉贈(zèng)》詩:“幽蘭散芬芳,搴為空谷酬?!?/p>
吟情
詩情;詩興。 宋 趙師秀 《秋色》詩:“幽人愛秋色,祇為屬吟情?!?宋 戴復(fù)古 《昭武太守與李賈嚴(yán)羽共觀前輩詩》之八:“詩本無形在窈冥,網(wǎng)羅天地運(yùn)吟情。” 元 張可久 《罵玉郎過感皇恩采茶歌·楊駒兒墓園》曲:“放吟情,寫新聲,寄春鶯,明年來此賞清明?!?/p>
靈覺
(1).謂神靈對(duì)事物變化的察覺。 漢 揚(yáng)雄 《太玄·迎》:“精微往來,妖先靈覺。” 范望 注:“靈,神也。神之所感,妙物為言,雖之妖祥,神所先覺。” 司馬光 集注:“人失其道,妖靈先覺。”
(2).佛教語。謂眾生本具的靈明覺悟之性。 南朝 梁簡文帝 《七勵(lì)》:“慈照無礙,化湛靈覺,散漓弘淳,拯澆敦樸。” 唐 王勃 《釋迦佛賦》:“是知靈覺無盡,神理莫聞?!薄毒暗聜鳠翡洝さ牢岷蜕幸焕徃琛罚骸耙酂o藥,亦無病,正是真如靈覺性?!?/p>
(3).謂人對(duì)事物領(lǐng)悟理解的智能。 清 魏源 《默觚上·學(xué)篇五》:“夫豈離人人靈覺之本明而別有光明也哉?” 梁啟超 《國民十大元?dú)庹摗罚骸叭舴蛞杂徐`覺之人類,以有血性之男子,而其實(shí)乃不免為畜犬游妓之所為。舉國如是,猶謂之有人焉,不可得也?!?/p>
(4).指人對(duì)事物的領(lǐng)悟和理解。 魯迅 《墳·摩羅詩力說》:“試稽自有文字以至今日,凡詩宗詞客,能宣彼妙音,傳其靈覺,以美善吾人之性情,崇大吾人之思理者,果幾何人?”
釋文珦名句,曉步十韻示山友名句。注釋由系統(tǒng)生成,僅供參考
- 8鋪磚大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