出自宋代黎廷瑞《虎溪三笑圖》:
陰壁摻苦竹,秋池淡芙蓉。
二老廬山間,風(fēng)味夙昔同。
亦有栗里人,心事黃花叢。
囊中無一錢,眼底四海空。
羲皇未渠愜,上與無懷通。
眾羽集新條,云霄一冥鴻。
凈社亦可人,念爾名教宗。
博酒空勤渠,攢眉一聲鐘。
蒼苔片石在,醉臥空山中。
良辰入奇懷,杖屨閒相從。
偶然出岫云,儵爾風(fēng)飄蓬。
虎溪有嚴(yán)禁,詎敢待此翁。
行行不知遠(yuǎn),大笑分西東。
風(fēng)流一時散,千載留高蹤。
溪光與山色,隱隱尚笑容。
笑意果何如,畫史安能窮。
按圖付一嘿,翳景生長松。
注釋參考
一錢
(1).一文錢。亦指極少的錢?!妒酚洝じ咦姹炯o(jì)》:“ 高祖 為亭長,素易諸吏,乃紿為謁曰:‘賀錢萬’,實(shí)不持一錢?!?唐 李白 《襄陽歌》:“清風(fēng)朗月不用一錢買,玉山自倒非人推?!?唐 杜甫 《空囊》詩:“囊空恐羞澀,留得一錢看。”
(2).表數(shù)量。一兩的十分之一。《朱子語類》卷十六:“如秤子釘盤星上加一錢,則稱一錢物,便成兩錢重了。”《宋史·律歷志一》:“以御書真草行三體 淳化 錢,較定實(shí)重二銖四絫為一錢者,以二千四百得十有五斤為一稱之則?!卑矗?清 顧炎武 《日知錄·以錢代銖》:“古算法二十四銖為兩……近代算家不便,乃十分其兩,而有錢之名,此字本是借用錢幣之錢,非數(shù)家之正名?!?/p>
(3). 清 時 吳 俗以銅錢七十文為“一錢”。 清 俞樾 《茶香室續(xù)鈔·板兒》:“今 吳 俗猶以銅錢七十文為一錢,此舊語之未泯者也?!?/p>
眼底
眼底 (yǎndǐ) 用某種器械通過瞳孔所能觀察到的眼內(nèi)構(gòu)造。如:脈絡(luò)膜、視網(wǎng)膜、視神經(jīng)ru{1-1}頭等 the bottoms of eyes 眼前;眼里 right before one’s eyes 登樓一望,全城景色盡收眼底四海
四海 (sìhǎi) 指全國各地 the whole country 四海為家 將軍既帝室之胄,信義著于四海?!度龂尽ぶT葛亮傳》 大閹之亂,縉紳而能不易其志者,四海之大,有幾人歟?——明· 張溥《五人墓碑記》 指世界各地 the whole world 放之四海而皆準(zhǔn) 豪放、豁達(dá) unconstrained 老牛說:“真是大手筆,四海得很”黎廷瑞名句,虎溪三笑圖名句。注釋由系統(tǒng)生成,僅供參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