兒時童木今盈抱,老去還家莫漫游
出自宋代項安世《次韻謝處州鄉(xiāng)人二首》:
黃花和露作深秋,志士臨風(fēng)惜壯猷。
靡靡道途空接淅,搖搖心事劇縣旒。
兒時童木今盈抱,老去還家莫漫游。
側(cè)耳鄉(xiāng)書上霄漢,圣朝賓貢似成周。
注釋參考
兒時
兒時 (érshí) 童年 childhood 談及兒時故鄉(xiāng)的景物,如在眼前童木
(1).無枝干的樹木。 漢 揚雄 《太玄·止》:“止于童木,求其疏穀。測曰,止于童木,求其窮也?!?司馬光 集注引 王涯 曰:“童木,謂兀然無枝干者?!?/p>
(2).幼樹。 明 郎瑛 《七修類稿·事物四·蔣輗棗》:“一日晚,有老人過門曰:‘我有棗枝,可種也?!?蔣 受而植之,逾時為童木矣,明年即生佳棗?!?/p>
盈抱
滿懷。 明 李攀龍 《又錄別》詩:“對客發(fā)素書,零涕復(fù)盈抱。”
老去
(1).謂人漸趨衰老。 唐 杜甫 《往在》詩:“歸號故松柏,老去苦飄蓬?!?宋 歐陽修 《贈王介甫》詩:“老去自憐心尚在,后來誰與子爭先。” 明 汪循 《老去》詩:“老去心還競,春來花又新。”
(2).引申為老年;晚年。 沉從文 《<沉從文選集>題記》:“現(xiàn)在過去了二十多年,我和我的讀者,都共同將近老去了?!?/p>
(3).死去。 元 房皞 《思隱》詩:“情知老去無多日,且向閑中過幾年?!?明 李東陽 《柳岸垂綸》詩:“老去祗應(yīng)家在此,不須盤石更垂蘿。”
還家
(1).回家。《后漢書·臧洪傳》:“ 中平 末,棄官還家,太守 張超 請為功曹?!?唐 韓愈 《送進士劉師服東歸》詩:“還家雖闕短,指日親晨飱。”《二刻拍案驚奇》卷十一:“﹝ 滿生 ﹞行至 汴梁 中牟 地方,有個族人在那里做主簿,打點去與他尋些盤費還家?!?/p>
(2).歸還農(nóng)家。 陳殘云 《南大門風(fēng)光·河畔飄起紅旗》:“土改的鑼鼓聲,和貧苦農(nóng)民‘土改還家’的歡笑聲,震蕩了 深圳 南岸勞苦者的心聲,有些人回到家鄉(xiāng),分到了土地,安居樂業(yè)搞生產(chǎn)。” 周立波 《暴風(fēng)驟雨》第二部六:“咱們挖地主財寶是要咱們的血汗帳,是財寶還家?!?/p>
(3).指把農(nóng)作物收獲回來。 劉澍德 《拔旗》:“附帶還有一條:注意不要拋撒,保證顆粒還家?!?/p>
漫游
漫游 (mànyóu) 隨意游玩 go on a pleasure trip;roam;wander 漫游世界項安世名句,次韻謝處州鄉(xiāng)人二首名句。注釋由系統(tǒng)生成,僅供參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