孰知方寸間,一葦直可航
出自宋代釋道璨《吳太清有遠(yuǎn)役以詩寄別次韻》:
宇宙入八窗,芙蓉制衣裳。
兩眼掛萬古,深拄書傳香。
筆端膚寸合,要作天下涼。
余事亦演雅,簸弄正未妨。
顛倒走百怪,陸離羅眾芳。
氣焰壓牛斗,何止萬丈光。
笑他兒女曹,白道空茫茫。
秋風(fēng)三尺劍,塵土壓下方。
斫卻月中桂,及此鬢未蒼。
我欲援北斗,酌以椒桂漿。
文章於此道,太山一毫芒。
洙泗到伊洛,波瀾正泱泱。
多少遡流人,褰裳復(fù)回翔。
孰知方寸間,一葦直可航。
勉哉吳夫子,此事當(dāng)毋忘。
注釋參考
孰知
深刻了解;清楚地知道。《荀子·禮論》:“孰知夫禮義文理之所以養(yǎng)情也!” 唐 杜甫 《垂老別》詩:“老妻臥路啼,歲暮衣裳單。孰知是死別,且復(fù)傷其寒。” 唐 韓愈 《復(fù)志賦》:“窺前靈之逸跡兮,超孤舉而幽尋,既識(shí)路又疾驅(qū)兮,孰知余力之不任?!?/p>
方寸
方寸 (fāngcùn) 一寸的平方大小 cun square 方寸之地起波瀾 一平方寸 square cun 心神。語出《三國志》:徐庶母親被曹操抓去,徐指著胸口對(duì)劉備說:“方寸亂矣!” heart一葦
《詩·衛(wèi)風(fēng)·河廣》:“誰謂河廣,一葦杭之?!?孔穎達(dá) 疏:“言一葦者,謂一束也,可以浮之水上而渡,若桴栰然,非一根葦也?!焙笠浴耙蝗敗睘樾〈拇Q?!度龂尽侵尽べR邵傳》:“臣聞否泰無常,吉兇由人, 長江 之限不可久恃,茍我不守,一葦可航也。” 宋 蘇軾 《游武昌寒溪西山寺》詩:“今朝橫江來,一葦寄衰朽?!?明 劉基 《旅興》詩之一:“那無一葦航,繁念空悠悠。” 清 林則徐 《中秋炮臺(tái)眺月》詩:“日午潮回擢東指,順流一葦如輕鷗?!?/p>
釋道璨名句,吳太清有遠(yuǎn)役以詩寄別次韻名句。注釋由系統(tǒng)生成,僅供參考
- 法性寺六祖戒壇——— 李群玉〔唐代〕
- 睡起三絕——— 岳珂〔宋代〕
- 題趙昌父山居八詠倚云亭——— 楊萬里〔宋代〕
- 和鮑守次韻林德祖十四首——— 傅察〔宋代〕
- 無著復(fù)欲去再作此留之——— 吳則禮〔宋代〕
- 好事近——— 曾逮〔宋代〕
- 省試晦日與同志昆明池泛舟——— 朱慶馀〔唐代〕
- 思微時(shí)寄食山寺——— 姜特立〔宋代〕
- 和姚正字用趙信庵韻題召星館——— 劉黻〔宋代〕
- 久客寫懷——— 趙汝鐩〔宋代〕